农资市场网

您好 欢迎来到农资市场网!

农资市场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化肥

棚室蔬菜的温度与湿度调节

时间:2010-02-01 来源:  作者:

    一、温度调节

    温度是影响蔬菜生长的关键因子,也是促进作物坐果的重要因子,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影响坐果。所以说,要想棚内蔬菜坐果正常,调整好棚内温度是非常必要的。如茄子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5~28℃,当棚内气温经常高于35℃或低于15℃时,茄子授粉受精不良,就会出现不坐果或畸形果。所以说,一定要将温度控制在茄子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内。茄子温度管理时可采用四段式温度管理,积累足够的光合产物。茄子在上午8~11点光合作用旺盛,光合产物积累约60%。但从12~14点,会出现短暂的光合午休现象。下午14~16点光合作用进行旺盛,光合产物积累约占30%。所以在光合作用进行旺盛时期控制合适的温度,一般控制在25~28℃即可。前半夜温度控制在15~18℃,后半夜控制在13~15℃。在这里尤其要说一下夜间温度,一般前半夜要求较高的温度,15~18℃即可,利于白天光合产物由叶片运往各个器官。后半夜则要求较低的温度,13~15℃即可,以减少光合产物的消耗。如果夜温控制太高,如现在很多菜农将夜温控制在20℃甚至更高,植株易于徒长,不利于坐果。

    二、湿度调节

    进入冬季,外界温度低,为保证棚内的温度,放风时间缩短,棚内湿度变大,如果不加以控制,棚内湿度太大不仅导致病害流行,还影响坐果,在豆类蔬菜上表现尤为明显。所以,进入冬季,一定要严格控制棚内的湿度。可在大棚操作行间铺设麦穰、玉米秸等作物秸秆,这样不仅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且秸秆在腐烂的过程中还能释放出热量和二氧化碳,提高棚内温度和蔬菜的光合效率。还要及时注意对棚前湿土做好处理,最好用地膜覆盖起来,并把膜上流下的水引流到膜下,这也是降低棚内湿度的一项重要措施。另外,喷药时改喷雾为喷粉和烟雾剂防治,避免人为增加棚内湿度。

 

乡村振兴项目简介 | 本网概况 | 联系我们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