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市场网

您好 欢迎来到农资市场网!

农资市场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化肥

獭兔孕期常发病以及治疗

时间:2010-01-19 来源:  作者:
    獭兔孕期常发病及治疗  
   
  一、流产 

  1.机械性流产 

  ①摸胎检查不规范,动作粗暴,挤压了胎儿、造成流产。 

  ②随意捕捉怀孕母兔,使其受到惊吓,造成流产。 

  ③公、母兔混群饲养,怀孕母兔经常受到公兔的追逐、爬跨、造成流产。 

  2.营养性流产 

  ①长期饲喂品种单一、营养差的饲料,使怀孕母兔体质瘦弱,造成流产。 

  ②怀孕期间饲喂冰冻或发霉变质饲料。 

  ③饮用不洁的水造成流产。 

  ④突然变更饲料,增加应激,造成流产。 

  3.疾病性流产 

  (一)多因巴氏杆菌、沙门氏杆菌、密螺旋体等病引起流产。 

  临床症状: 

  a、隐性流产症状:通过摸胎检查确实受孕,但在怀孕前期胚胎死亡,胚胎和胎盘均被母兔自体吸收.所以临床上表现为腹围不增大、乳头不肿胀、预产期到了不产仔,而且还发情参加配种。 

  b.产出死胎: 这种情况临床上最多见.怀孕前、后期都可发生,表现为:母兔不时低头看腹部,有腹痛现象,情绪不安,有努责动物,阴道内流出暗红色粘液,产出死胎。 

  c.胎儿死亡难产: 怀孕后期,由于各种原因造成胎儿死亡,摸胎检查没有胎动,子宫颈口无变化,这时需要人工助产以产出死胎。 

  预防和治疗措施:加强饲养管理,不要随意捕捉怀孕母兔,摸胎动作要轻,公、母兔单笼饲养,防止挤压,饲草料要清洁、新鲜、营养要全面,品种多样化,增强母兔体质,提高抗病能力,减少流产发生。发生流产症状及时检查母兔腹内是否还有胎儿,口服生化丸进行清宫处理。 

  二、妊娠毒血症 

  1、发病原因:原因是多方面的,年龄、品种、胖瘦程度、怀孕次数、环境变化、怀孕期间营养水平都可能造成本病的发生.有资料分析,怀孕后期胎儿和母体对糖的消耗量大,但因饲料营养成分不全价,不能满足胎儿和母体营养需要,造成母体内缺糖,引起血糖浓度降低,导致大脑葡萄糖供应不足,出现妊娠毒血症,从而使怀孕后期的母兔发生少食或不食为特征的代谢障碍病。 

  2、临床症状:怀孕母兔表现呼吸困难,呼出的气体带有丙酮味,尿量减少,发生流产或难产,同时,运动失调,静脉扩张。 

  3、治疗措施:应保肝解毒,提高血糖,降低血脂浓度.(1)静脉注射25%-50%的葡萄糖20毫升,5%维生素C注射液2毫升,每日一次,连用2—3天.(2)肌肉注射2.5%维生素B12毫升,0.5%维生素B2注射2毫升,每日一次,连用2—3天。 

  三、不足日早产腹痛 

  (一)发病原因:气候骤变,尤其是冬、春季节,或受到惊吓、精神过度紧张、发生强烈的应激反应,使得胎儿剧烈活动和子宫收缩。 

  (二)临床症状:怀孕母兔不足日,出现腹痛症状、情绪不安、顾腹、努责、呼吸加快,但无分娩表现。 

  (三)治疗措施:1.5%水合氯醛20毫升,静脉滴注.2.肌肉注射黄体酮10毫升。 
乡村振兴项目简介 | 本网概况 | 联系我们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