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欢迎来到!

您的位置: 首页 > 种子

2009年棚室蔬菜疑难病虫害分析(一)

时间:2010-01-12 来源:  作者:

       番茄TY,当属2009年最为典型的疑难病害,专家、菜农都非常关注,我们也一直在讨论和探索……


  而除番茄TY之外,仍有许许多多疑难病虫害的防治让菜农朋友感到难以把握,严重影响了蔬菜生产的效益。新年伊始,我们总结梳理了2009年一年来棚室蔬菜主要的疑难病虫害,在此数点一下。其实,有些病虫害的症状、鉴别和防治方法是大家熟知的,在这里,我们只是更有条理地将其归类梳理,便于菜农朋友查阅参考。

 

  病害,我们从发病部位展开介绍,突出2009年来烂根、烂蔓、烂叶和烂果的主要疑难病害;虫害,我们着重介绍不易被发现的小虫,如蓟马、螨虫、粉虱。

 

         烂根———根部病害

  生产中导致蔬菜烂根的病害种类非常多,由于根部病害在地下发生侵染,不易被察觉,而察觉时蔬菜已发生萎蔫,可这时的蔬菜也多已病入膏肓,因此菜农对此非常头疼。

 

  虽然导致烂根的病害这么多,通过分析发现,每种蔬菜都有一种或几种常发、主发病害。在此,总结出来,菜农朋友了解后,在以后的防治中可以有的放矢。

 

       黄瓜拟茎点霉根腐病

  田间表现:开始发病时,植株白天萎蔫,晚上或阴天可恢复,持续几天后,下部叶片开始枯黄,且逐渐向上发展,导致植株上的瓜条发育不良,最后死棵。

 

  发病规律:发病部位为根茎部。嫁接黄瓜幼苗期和结瓜初期易发病。

 

  诊断要点:一是嫁接苗属于黑籽南瓜部分近地面的茎基部出现水浸状变褐腐败,致使全株死亡。二是茎基部不出现水浸和腐败症状,南瓜和黄瓜的维管束也不变褐,掘取根部可见细根基部变褐腐烂,主根和支根的一部分也出现浅褐色至褐色,严重时根部全部变深褐色,后细根基部全部发生纵裂。

 

  防治方案:预防拟茎点霉根腐病,要采取综合措施。总结寿光菜农成功的经验,可采取更换砧木结合穴施生物菌肥或药剂的措施。

 

  用白籽南瓜代替黑籽南瓜,提高植株自身的抗病能力。穴施生物菌肥(瑞神、大源、激抗菌968等)或药剂(倍生、苗菌敌等),重点保护根系,减少病菌侵染的几率。可用苯醚甲环唑(世高)1000倍液混加咯菌腈(适乐时)1500倍液灌根。在这个预防前提下,若发现病株,可用氯溴异氢脲酸钠1000倍、广枯灵(恶霉·甲霜)600倍等药剂灌根防治。

 

        辣(甜)椒疫霉根腐病

  田间表现:该病多始发于茎基部表皮,菜农俗称“黑秸子”,后病菌向内向下蔓延,最终导致辣(甜)椒死棵。纵剖茎基或根部,木质部呈水渍状深褐色,最后根茎腐烂。高湿条件下病部产生白色绵絮状霉状物。这是区别于菌核病的重要特征。

 

  发病规律:菜农普遍反映,辣(甜)椒定植前后,土壤湿度过大,且持续时间长时发病严重;或者遇连阴天棚内低温高湿,尤其是大水漫灌后都会导致该病的发生和流行。

 

  防治方案:青州市菜农周晓春采用“三菌一药”法防治疫霉根腐病效果很好。即从辣椒分苗到开花结果期分别施用3次生物菌肥,定植后半个月左右用一次药灌根。第一次施用生物菌肥,是在辣椒分苗时用其蘸根。用生物菌肥(周晓春使用激抗菌968苗宝)一包75克与细土、麸皮、3000倍的爱多收、少许水混匀搅拌成糨糊状,用以蘸根后移苗。第二次在定植前穴施生物菌肥。用生物菌肥均匀地拌上细土撒入穴内,其用量是80斤撒500穴。也可顺着种植行包在垄上施用,效果也较好。第三次是在开花结果期使用生物菌肥混甲壳素灌根。一药指在开花初期(在定植后17天左右)用金雷1000倍(甲霜灵与代森锰锌的复配剂)混入福美双600倍、农用链霉素3000倍灌根。

 

  专家建议:若棚内疫霉根腐病发生严重,可用72.2%普力克600倍液(20克一桶水)混金雷800倍液(35克一桶水)混杜邦福星3000倍液(5ml/袋对一桶水)进行防治。

 

        茄子枯(黄)萎病

  田间表现:两种病害发病症状相似,不易区分。两者都是结果期发病重。记者通过在棚内观察、查阅相关资料,总结出两者的不同点。茄子枯萎病病症多表现在一二层分枝上,且一般为半身不遂(即整株茄子一半发病,而另一半正常生长。);而黄萎病为全株性病害。

 

  防治方案:这两种病最直接有效的防病方法是嫁接。枯萎病病菌一般在土壤表层,建议在夏天进行高温闷棚,杀死土壤表层的菌群,然后结合土壤深翻,每亩地施入多菌灵和福美双(每亩地用4公斤左右)进行土壤消毒,防治效果较好。而黄萎病病菌一般在土壤深层,建议蔬菜定植后,及时用多菌灵、福美双打眼灌根。

 

        芸豆炭疽病

  红根是芸豆根部病害的通称,而炭疽病则是导致芸豆红根的最主要病害。

 

  田间表现:芸豆根系表皮出现类锈病条状红斑,表皮粗糙、皲裂、甚至干枯腐烂。毛细根很少甚至没有新根,植株生长变缓,叶片由下而上叶片发黄。

 

  发病规律:芸豆炭疽病在老棚地块发病较重。在施肥不当、大水漫灌、种植过密的地块,该病发生也很严重,这与肥大伤根、水大沤根导致芸豆根系形成伤口、抗病能力下降易被炭疽病原菌侵染有关。

 

  防治方案:穴施菌肥或药剂防病。定植时穴施生物菌肥,以菌抑菌,预防炭疽病。也可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加50%福美双,1000株用药1斤,加细土20斤拌匀,撒于穴内,预防病害发生。

 

  灌根防治。病害发生后,建议用甲基托布津或恶霉灵或乙膦铝锰锌氯溴异氰尿酸等药剂任选一种,加入强力壮根剂或生根壮苗剂或阿波罗963等中的任意一种,进行灌根,芸豆苗期4两至半斤药液,成株期可增加至1斤水,连灌2—3次,5天1次。

 

        西红柿茎基腐病

  田间表现:主要为害大苗茎基部或地下部主侧根。病部初成暗褐色,后沿茎基部或根部扩展,致使皮层腐烂植株因缺水萎蔫死亡。

 

  发病规律:茎基腐病发病适温为24℃,所以在每年7-10月份棚内温度较高时发病最为集中。在12月到翌年二月,因棚内温度较低,发病较轻。

 

  防治方案:幼苗定植之前,可每亩使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2kg,加细土均匀撒于地面,进行土壤消毒。定植时,使用95%恶霉灵5000倍液进行蘸根,防止病菌的侵染。发病后可用20%甲基立枯磷或30%苯噻氰12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对于发病严重的植株,菜农还可使用78%科博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涂抹病部,进行重点防治。

 

  感染茎基腐病时,根系会严重受损,因西红柿茎部也有较强的生根能力,菜农可将西红柿植株下部的1-2片叶疏除,将茎部长5-8厘米放平压土,以促发不定根,促进植株的生长。

 

        根结线虫病

  发病规律:根结线虫的2龄幼虫比较活跃,只要土壤环境适宜,可随时侵入寄主新根。因此,在棚室生产中一年四季均可造成为害。

 

  根结线虫多发于多年重茬的老棚,尤其是区域化种植蔬菜品种较单一的棚区。但值得引起注意的是,根结线虫病并不是老棚的专利,很多老棚一直没有发生过,而一些新棚刚开始种就发生了。可见,切断根结线虫的传播途径非常必要。

 

  防治方案:无论是药剂穴施还是灌施,防治范围有限,防治效果都不理想。因此,消灭根结线虫贵在防。

 

  目前,防治根结线虫最好的方法是土壤消毒配合夏季高温闷棚。防治根结线虫较好的土壤消毒剂有溴甲烷、石灰氮和棉隆等。

 

  很多菜农在进行土壤消毒处理后发现仍有线虫为害。调查发现,除土壤消毒不彻底这一因素外,线虫再传入是导致根结线虫病复发的一个重要原因。防止根结线虫再传入的关键措施有:一是进棚要注意换鞋;二是要对旋耕机、铁锨等工具进行消毒;三是要对施入的有机肥进行消毒;四是严格筛选,不让带病苗进棚。

 

  如果蔬菜定植后发现仍有线虫为害。可尽早用阿波罗963(甲壳素)1000倍液配合阿维菌素1000倍液灌根,一月一次,效果较好。

 

乡村振兴项目简介 | 本网概况 | 联系我们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