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自制秸秆生物肥
秸秆生物肥是利用生物菌剂自制成的一种既有秸秆肥的特点,又具生物肥作用的绿色环保农家肥。据使用过的菜农反映,这种自制的秸秆生物肥效果还真是不错,使用后蔬菜不仅长势好,产量高,还很少发病。在此,笔者将其制作技术整理出来,供广大菜农朋友参考。
据一些有经验的菜农介绍,秸秆生物肥的制作一般在夏秋季节进行,主要原料用麦穰、玉米秸、杂草等都可以,但使用前需将其铡成5—6厘米的碎段,然后加水湿润秸秆,使秸秆的持水量达到60%—70%。然后将湿透的秸秆一层层铺开,厚度以15—20厘米为宜,铺一层秸秆撒一层复合微生物菌剂(如地恩地、根多多等),使用量可根据每种菌剂的菌种含量确定,一般微生物含量达5亿/克的菌剂1公斤可掺混作物秸秆1千公斤。如此层层堆积,形成高2米、宽3米的馒头形料堆。堆时不能压实,保持透气性,可在堆中设秸秆把通气,这样更有利于好气性微生物的活动,促进秸秆分解。
堆好后其上用编织袋或布盖好,以防水分蒸发和阳光照射。注意不能用塑料布覆盖,因塑料布不透气,不利于微生物的生存。为保证腐熟效果,也可在秸秆中同时混入肥力高。但需要注意的是,用肥力高后秸秆腐熟提温快,堆内温度高,应经常观察测量,切忌堆中温度超过70℃,以免杀死其中的一些不耐高温的菌种。如温度超过70℃,可摊堆降温。秸秆堆在腐熟的过程中还要进行翻堆,当堆温升到50℃以上时进行第一次翻堆,共翻2—3次即可。一般过半个月后,秸秆颜色呈黄褐色就可以放心在棚内施用了。注意制成的秸秆生物肥暂时不使用时,不要放在太阳下晒干,否则会杀死大量有益微生物,应放在阴凉干燥处阴干,然后装在塑料袋内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