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市场网

您好 欢迎来到农资市场网!

农资市场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化肥

獭兔球虫病该如何防治

时间:2009-12-29 来源:  作者:
    獭兔球虫病是养兔业最常见而且危害严重的一种原虫病,4月龄内的幼兔对球虫抵抗力较弱,感染率很高,死亡率也很高,生过病的兔生长发育受到严重影响。

    病原  病原体为孢子纲,真球虫目,艾美耳科中的各种球虫。文献记载共有16种艾美耳球虫和1种等孢球虫寄生于兔,我国都已发现,除兔艾美耳球虫寄生于肝胆管上皮外,其余各种都寄生在肠上皮细胞。其生活史如下,兔在采食、饮水时吞食了感染性卵囊,卵囊在十二脂肠中受十二脂肠液等作用,在上皮细胞上变为滋养体。滋养体的核进行无性的复分裂——裂体增殖,形成裂殖体,再形成许多裂殖子,裂殖子逸出,侵入新的上皮细胞,再交进行裂体增殖,进行若干世代后就出现有性的配子生殖。一部分裂殖子形成小配子体,分裂生成许多活动自如,带有鞭毛的小配子,一部分裂殖子转化形成无运动性的大配子。小配子钻入大配子内,它们的核便融合成为合子。合子周转迅速形成了层被膜,成为卵囊,卵囊由上皮细胞进入肠管内,并随动物粪便排出体外。卵囊在外界环境中进行孢子增殖,在适当的湿度和温度条件下,经过一段时间,卵囊内的原生质球发育成为4个孢子母细胞,每个孢子母细胞分泌出囊垒成为孢子囊,这时,一个卵囊内有4个孢子囊,每个孢子囊内又分裂形成2个小孢子。因此,成熟的卵囊内共有8个小孢子,至此孢子增殖完成,这种经过孢子化的卵囊方具有感染性。

    流行特点  獭兔的各年龄阶段都有易感性,但以1—3个月龄幼兔感染最为严重,死亡率也最高。成年兔发病轻微,呈带虫现象,感染是由于经口吞食了孢子化卵囊所引起的。该病多在温暖多雨季节流行,尤其是营养不良,卫生条件差,拥挤、潮湿的兔舍最易发病。

    临床症状  随兔的年龄、饲养管理状况以及球虫种类而感染强度不同。兔球虫病可分为肠型、肝型和混合型三类。临床上混合型较多见,发病后开始食欲减退,以后废绝,精神沉郁,行动迟缓,贫血、下痢、尿频。肠型则表现顽固性下痢,肝型表现肝脏肿大。死亡率一般在60%,病程十余日到数周。

    剖检变化  患肠球虫病时,肠壁血管充血,十二脂肠黏膜卡他性炎症。患肝球虫时,肝表面及实质内有白色或淡黄色,粟粒大至豌豆大的结节,多沿胆小管分布,胆囊黏膜卡他,胆汁浓稠,内含大量崩解的上皮细胞。

    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温暖多雨季节,幼兔症状重,死亡率高)。临床症状(腹泻、腹部膨胀、尿频)、剖检变化及粪便中查到球虫卵囊或在肝脏和肠管病变刮屑内发生大量卵囊或裂殖体等而确诊。

    防治措施  对断乳到3.5个月龄的仔兔,可在饲料中拌入1.50×10(负4次方)的氯苯胍或1.25×10(负4次方)的球痢灵,连喂1.5—2个月,进行药物预防。

    氯苯胍:在霉雨季节,本病爆发时,按3.00×10(负4次方)混入饲料作紧急治疗,连用一周后改为1.50×10(负4次方)混饲。

    磺胺二甲嘧啶:按每日千克体重0.1克连服3天,停1周后再重复1—2个疗程。

    球痢灵:将此药与磷酸钙配成含量25%球痢灵的混合物,以2.50×10(负4次方)—3.00×10(负4次方)剂量拌入饲料中,连用3—5天,可达到治疗目的。

    合理的饲养管理对预防球虫病是很重要的,平时注意喂给含有丰富蛋白质、磷酸钙和各种维生素的全价饲料,以提高抗病力。兔舍要保持清洁、干燥。保证饲料、饮水不被兔粪污染。笼子、饲槽等用具定期彻底清洗,如火焰或蒸气消毒。消灭兔场内的鼠类、蝇类及其它昆虫,杜绝卵囊的散布。合理安排母兔的繁殖季节,使幼兔断乳不在霉雨季节。
乡村振兴项目简介 | 本网概况 | 联系我们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