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肥E-2001 (微生物肥)”答疑
一、 概 述
生物肥料
1、 问:什么是生物肥料
答:是指物定微生物活体的制品,应用于农业生产,通过其中所含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增加植物养分的供应量或促进植物生长,改善农产品品质及农业生态环境。这一定义明确指出生物肥是一种有机的生物活体。它不仅为农作物提供了生长所必需的各种营养元素,而且增加了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活性,同时克服了化肥的过量施用和不科学施肥造成的弊端。含有这样的活性的微生物制品,通称为生物肥料。
2、 问:什么是固氮菌?
答:能够直接固定空气中的氮气并转为氮素营养的细菌称为固氮菌。固氮菌可根椐固氮形式分为自身固氮菌、联合固氮菌和共生固氮菌。固氮能力(或固氮作用)以共生固氮菌为最强。
3、 问:什么是解磷菌?
答:能够分解土壤或溶解土壤中无效态磷素的微生物称为解磷菌。解磷菌种类繁杂,主要有:巨大芽胞杆菌、短芽胞杆菌、球形芽胞杆菌、环状芽胞杆菌、浸麻芽胞杆菌、坚强芽胞杆菌、氧化硫杆菌、纤维素分解菌、节杆菌,以及许多具有溶磷作用的细菌、放线菌、真菌等等。不同种类的解磷菌解磷作用差距很大,即使同一个种类别的不同菌株,其解磷能力相差也很大。试验证明,无论是无机磷细菌还是有机磷细菌,也无论是固氮菌还是硅酸盐细菌(解钾细菌),都有解磷作用,都可以分解或深解土壤中的无效态磷素,使其转变为有效态的磷素。
4、 问:什么是解钾菌?
答:解钾菌一般称为硅酸盐细菌,也称为胶质芽胞杆菌。硅酸盐细菌在生命活动时产生的有机酸类物质能够将土壤中的矿物钾、固定钾分解转化成能被植物吸收的有效钾。
5、 问:生物肥对植物起肥效作用的机理是什么?
答:由生物肥的定义不难看出,生物肥与化肥、有机肥不同,它不是通过给植物直接提供养分来体现肥效的,而是通过生物肥中活的微生物生命代谢活动来获得特定肥效的。不同种类的生物肥,对植物所发挥的肥效作用也不同。生物肥施入土壤后根瘤菌可侵染豆科植物根部使其形成根瘤,根瘤菌菌体内有一种固氮酶,能够把从空气中吸收的分子氮还原为“氨态氮”,变成被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的含氮无机化合物,进而转化成氨基酸和氨基酰胺。在这些固定的氮素中约有75%可供给作物直接利用,以改善作物的氮素营养,其余的25%用于组成菌体细胞,细菌死亡后,其中氮素仍残留于土壤中,经分解又可为作物吸收。固氮并非豆科植物的专利,非豆科植物同样能够和微生物共生固氮。不过,共生的菌种并不是根瘤菌,而是一种叫做放线菌的微生物。所以说,生物肥中的这些有益微生物菌在生命的活动中除具有解磷、解钾、固氮的特性外,尚能形成维生素、异生长素和类赤霉素一类的天然刺激性物质,对植物的生长有刺激作用,从而提高植株对养分和水分的吸收能力,另外,这些有益生物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如吲哚乙酸、泛酸、赤霉素、抗生素等生物活性物質,这些活性物质可以激活植物体内生物酶的活性,加速植物生长旺盛器官的细胞分裂,促进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从而刺激和调节植物生长,使植物根系发达,植株健壮,提高根系吸收肥水能力,促进作物生长。
6、 问:E-2001生物肥是如何防治植物病虫害的?
答:
(1)大量活体有益微生物菌施入土壤后,改变了植物根际的微生物菌群,有益菌在植物根际生长繁殖,占椐了病原菌的繁殖空间,消耗了病原菌的食源(养分),以及有益微生物产生的抗生素类物质抑制了根际病原菌的繁殖;
(2)这些微生物在土壤中生长繁殖所产生的酶,如几丁质酶,可裂解线虫卵壳或一些真菌的细胞壁,使得线虫卵壳中的幼虫无法存活和繁殖;
(3)E-2001物有的PGPR能产生铁载体(含铁低分子络合物),它能提高铁的可络性,PFPR产生铁载体将铁络结合起来从而限制了有害微生物的生长;
7、 问:生物肥是新生产物吗?是第三代肥料吗?
答:世界上第一次出现的生物肥是1895年德国人生产的“Aitragum”名义命名的根瘤菌接种剂,迄今已有100多年历史。发展到目前已有70多个国家在研究、开发和生产应用。我国生物肥的生产应用也有50多年的历史了,经历了三次大起大落,从八十年代中期至今是第四次发展阶段。所以不能说生物肥是“新生产物”。有人把农家肥称为第一代肥料,化肥为第二代肥料,把生物肥称为第三代肥料,这种说法未必正确。一是生物肥的生产应用历史悠久,二是生物肥尚不能起到“代”的作用,尽管使用了生物肥,但在农业生产中仍离不开有机肥和化肥,三者都有独特作用,不能相互替代。
8、 问:如何区分真假生物肥?
答:目前市场上很多肥料都打着生物牌子进行推广、销售。实际上很多肥料不是真正的生物肥,而是些利用微生物发酵而生产的有机肥或有机无机复合肥。识别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施用量:一般来说,化肥(专用肥、复合肥)、有机肥、无机复合肥的施用量每亩都在几十公斤甚至上百公斤,而生物肥的用量一般不会超大型过10公斤;(2)施用次数:生物肥的施用次数大多为植物的一个生产周期施用一次,生育期较长(半年以上)的可增施—二次,而其它肥料大多在一个生育期内(甚至一个月内)施用几次;纯生物肥是以活的微生物起作用,数量越多活性越强肥效越高,反之肥效低甚至无效果。
检验真假生物肥的简便办法有两种:一是取一定数量的“生物肥”,在耐热的容器内加热至活菌完全死掉(加热灭菌),二是使用杀菌剂将生物肥灭菌,再将灭菌后的“生物肥”施到田里,不见效和没有效果的是真正的生物肥。反之,仍然见效和效果明显的肯定不是真正的生物肥。
9、 问:什么是植物的抗逆性?施用E-2001生物肥能提高农作物的抗逆性吗?
答:任何一种农作物对土壤、水质、温度等生存环境都有一定要求,即当温度、水份、土壤(包括有益细菌和有害细菌的比例)等符合其要求的时候,其生长速度就快,生物量(根、茎、叶、花、果等)就迅速增加,反之,就生长缓慢。作物的抗逆性是指在不适应其生存环境的条件下,或者说不是最佳的生存环境条件下,仍然能正常生长开花结果。好像生活在地球上的人,体魄健壮的人能抵御恶劣环境侵扰,别人生病了,他不生病,相对来说他抵抗力就强。由于生物肥能辅助植物吸收铜、锌、铁、锰、镁和钙等微量元素,调节植物体内气孔的开放度,促进植物体内的水分运输,并将氧气及水分输送到植物叶尖,改善和平衡植物营养,促进作物生长。从而增强植物抗逆性。试验证明,每当北方越冬小麦返青时,如遇到强寒流袭来,小麦被冻伤冻死很多。经E-2001生物肥处理的田块冻伤较轻。小麦成熟后,未经施用E-2001生物肥的田块倒伏严重,减产。而经E-2001生物肥处理的田块倒伏较轻,或不倒伏,小麦增粒保存,提高粒重,增产效果明显。在南方对香蕉、龙眼、荔枝、柑桔试验结果表明:遇到强寒流南袭时突显E-2001生物肥的抗寒防冻能力,它能有效抗击寒流,免受冻害。对已被冻伤的植物可以迅速起到修复作用,提高植物的活力,短期内可以使已半枯萎的植株复活,枯萎枝叶可返青返绿,起到起死回生的功效,促进后期开花和坐果率,保产增产明显。例如:05年海南遭遇了32年以来最强烈台风“达维”的袭击,损失惨重。遭此重创的香蕉、台湾青枣、番石榴等作物由于风前施用了E-2001生物肥,植株创伤部位的愈合能力明显强于未施E-2001的植株,效果非常明显。
其它肥料
1、问:什么是化肥?什么是有机肥?
答:以石油、天然气为原料通过化学手段生产的无机肥料,统称为化学肥料,简称为化肥。如尿素、氯化钾、过磷酸钙等单元素肥料。磷酸钾、磷酸铵、销酸钾等为两元素肥料以及氮磷钾三元素复合肥、专用肥、微量元素肥料等等。
将有机原材料通过堆沤或人工发酵制成的肥料称作有机肥料。如用人、畜粪便、秸秆、杂草等制成的肥料。
2、问:在我国现实农业产中,如何评价化肥的负面影响?
答: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农业大国,用占世界7%的土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我国现有耕地20亿亩,年需化肥1.5亿吨,是世界最大的化肥进口国和氮肥生产国,对食物需求不断增长的今天,农业生产还离不开化肥的投入。在农业生产上化肥是营养物,不是污染物,但如果使用不当,甚至滥施化肥,化肥的负面影响也不容忽视。长期以来滥施结果已造成土壤板结,地力下降,农业环境污染加剧,病虫害增多,粮食产量及农产品品质下降。已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有关科学家呼吁:我国耕地滥施化肥,导致“重疾沉疴”,急需科学减“肥”。为此,我国农业部开始实施“沃土工程”。施用化肥产生的负面影响主要在于:施下的化肥只有部分被植物吸收利用。根据检测,在我国化肥利用率仅为30%左右,有的化肥如碳酸氢铵的利用率仅为14%—16%。磷肥20%—30%,钾肥30%—50%。由于化肥利用率不高,一方面造成了浪费,使投入的成本难以收回,另一方面给环境造成的污染是至关重要的负面影响。结果是:70%左右没有被利用的化肥,尤其是氮素化肥被雨水、灌溉水冲走造成水体富营养化,藻类生长泛滥,地表水、地下水硝酸盐含量增高直接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通常,施入土壤的氮素化肥,有三分之一以氨及氧化氮形态进入大气,氧化氮能破坏臭氧层,并产生温室效应。温室效应直接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和极端天气的增加,此将更适合各种病原体孽生,由此产生的种种疾病都会给人类造成更大的危害。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下属的健康与全球环境研究中心公布的最新研究预测、全球气候变暖会破坏森林、农田、自然湿地等生态系统,进一部加重对人类健康的威胁,而这些损失,可能远远超大型出人们早先估计,这是因为气候变化会造成连锁式的破坏,最终都将使社会付出沉重的代价。此外,长期过量不科学地使用化肥能使作物营养失去平衡,农产品品质降低,对人类有害的硝酸盐含量增高,对人体有益的物质维生素和水溶性糖分降低。硝酸盐是亚硝酸盐的前体,现在发现的亚硝酸盐有120种,能使人体致癌的占75%,能对人体的肝、食道、胃、肾、膀胱、小肠、脑神经系统、造血系统诱发癌症。所以,国际上和我们国家都大力提倡平衡施肥,少使用化肥,多使用有面肥和生物肥。从目前的农业生产条件与状况来看,短时间内用药、施肥习惯不会有根本改变,农药残留及施肥不科学、不合理现象也不会有根本改观。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安全农业、和谐社会进程的加快和广大农民用肥意识的提高,目前这种用肥的粗放状况会得到逐步改善。
3、问:生物肥、有机肥、化肥三者之间特性是什么?
答:
(1) 从提供养分角度讲:有机肥、化肥(单元素肥料、专用肥、复合肥)自身含有一定养分,可以直接供给农作物吸收利用,而生物肥主要是通过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以提高其它肥料利用率来达到肥效;
(2) 从养分含量角度讲:化肥养分含量高,有机肥含量低,而生物肥基本不含养分或微含养分;
(3) 从肥效角度讲:化肥见效快但作用时间短,养分利用率低,有机肥见效相对较慢但作用时间长,养分利用率高。生物肥见效稍慢但作用时间长久,只要微生物活着就有效果,微生物活性越强肥效越高;
(4) 从无公害、食品安全、环保角度讲:政府提倡、专家呼吁加大有机肥、生物肥投入量以减少化肥使用量,减少环境污染。同时还可以减弱硝酸盐、亚硝酸盐的转化过程,使生产的食品更安全,达到无公害、绿色食吕标准;
4、 问:生物肥、有面肥、化肥三者之间是仠么关系?
答:肥料是植物的“粮食”。生物肥、有机肥、无机肥三者构成了肥料的总体,对作物生长各起不同的作用,施用有机肥料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组成部分,是我国几千年传统的施肥方式,它不仅可以为农作物提供全面的营养,促进作物生长,而且还可以改良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性状,熟化土壤,培肥地力。只施用有机肥,可以维持土壤肥力和一定的生产能力,但难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和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需要。化肥含有丰富速效的养分和能量,合理施用化肥,能使作物产量大幅度提高,在我国现实农业强调粮食单产的现阶段施用化肥是必不可少的。它们之间并不是相互对立的,而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关系。化肥养分含量高、见效快但利用率较低。有机肥、生物肥的配合施用可以大大提高化肥利用率。有机肥养分利用率高、作用时间长,但养分含量低且总体数量严重不足,单施有机肥远远不能满足农业生产对养分的需求。生物肥的广泛使用,可以大大提高化肥、有机肥的有效利用率,但它不能完全替代化肥、有机肥,因为除固氮菌可以固定空气中的氮素养分提供植物部分营养外,微生物只能起到活化其它养分作用,而不可能制造出其它养分,也就是说生物肥只有与化肥、有机肥配合才能发挥它特有的功效。
5、 问:E-2001生物肥能代替化肥吗?使用后还需要施化肥吗?
答:生物肥是不能完全替代化肥的,但是可以通过提高化肥利用率而减少化肥施用量。E-2001生物肥也不例外,因为E-2001生物肥含有的固氮菌通过固氮可以直接有效提供氮素,施用E-2001生物肥后基本上可以不需要施用尿素。但是由于E-2001生物不能直接制造和补充作物所需要的其它养分比如磷、钾元素。所以施用E-2001生物肥后,仍要施用一定量的其它化肥或有机肥。
6、 问:如何提高化肥利用率?
答:目前农民施用化肥,因为方法不当或时间不对,利用率普遍偏低。提高化肥肥效的措施有很多,简便易行的有以下三种方法:
(1)根椐不同作物种类和土壤类型,合理调整氮、磷、钾比例;
(2)有机、无机肥料配合使用,加大有机肥料的施用量;
(3)增施生物肥料,将生物肥与有机肥配合化肥使用;
二、E-2001的特点及功效
问:E-2001生物肥有哪些特点及功效?
答:E-2001生物肥是由美国著名生物专家GEORGE SARANTAKOS博士经过数十年研究发明的高科技产品。它的主要成份是提取于产自北美的糖枫树中,然后压缩为超浓缩液体再加上天然稳定固氮植物细胞和固氮细菌细胞。是将自然界中采集的根瘤菌和非豆科植物根际中的内生菌、放线菌、真菌等,通过人工筛选、优化组合、自然复壮、混合发酵而制成的多菌种、多功能的生物活性有机肥。
(1)有益菌种多,适用植物广E-2001生物肥含有多达十余种高效活性有益微生物菌,适用于各种作物,可活化养分,提高养分利用率,具有普性,打破了普通生物肥的“专一性”“局限性”的固有弱点,这是其它生物肥料无法比拟的。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土壤,一般讲,凡是有植物生长的土壤都可以施用E-2001生物肥。
(2)施用方便,肥效持久E-2001生物肥使用方便,施肥如浇水。由于E-2001生物肥料是长效肥,在土壤中肥效长达四个月,一般作物只需在播种时施用一次,全生长期一般不再追施其它肥料,因而它是一种营养全面,一次施用肥效持久,植物能终生受益的生物肥料。
(3)改良土壤,培肥地力 E-2001生物肥能缓解过量施用化肥对土壤的污染和板结,激发土壤活力,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增加土壤团粒结构,从而使土壤疏松,减少土壤板结。E-2001生物菌还具有调解氢及氧离子的机能,能自动中和土质的酸碱值,并可强力分解、释放多年沉积的磷、钾、铁、硅等微量元素,将有效养分与功能性肥料相结合,使各种肥料得以有效而充分的利用,从而提高化肥的利用率。
(4)平衡肥料,早熟防衰 可活化土壤中的无效磷和无效钾,平衡作物对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的吸收,可促进作物早熟5—7天,增加果实含糖量,防止早衰,瓜果、蔬菜等可延长采收期。
(5)促进生根,增强吸收能力 在活化土壤的同时,使土壤中速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增加,促进作物生根,保花保果。同时土壤的透水性和保水性好,提高光合作用速率,增加叶绿素含量改善植物体内有机质输送,促进有机物合成。
(6)作物增产,农民增收 价格低廉,具有低投入高产出的特点,从全国不同地区的试验结果表明,E-2001生物肥料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粮食作物增产5—30%,蔬菜类增产15—60%,经济作物增产5—20%,瓜果类增产5—30%,个别作物可成倍提高产量。不单增产显著,而且改善作物和农产品品质。
(7)抑制病虫害,减少药用量 由于E-2001生物肥具有的三种抗虫抑病特性,能有效抑制土壤中根瘤病、寄生虫、土壤线虫等植物根部的病虫害,从而减轻或降低了植物病虫害的发生,从根本上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8)保护环境,减少污染 生物肥的施用,能改善土壤氧化还原条件,降低氮素脱氮和氧化过程,降低硝酸盐含量,确保农产品无公害和减少环境污染。
(9)安全、无毒、无副作用 E-2001生物肥中不含任何化学肥料和激素。经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和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检测,各种毒性试验结果均表明,E-2001生物肥为无毒、无刺激性、无遗传损伤,对人、畜和环境均无毒、无害、无污染,不会造成使用对象产生和积累有害物质,不影响人体健康,是生产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的理想肥料。
(10)提高抗逆性 可明显提高植物抗病、抗旱、抗寒、抗倒伏、抗衰老等综合防御能力,从而提高植物自身的抗逆性,是现今自然灾害多发年份里的首选产品。
综上所述,E-2001生物肥料有四大特点:天然、环保、经济、高效;三多:多生根、多开花、多结果;六抗:抗病、抗旱、抗寒、抗重茬、抗到伏、抗早衰。
三、E-2001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1、问:何种环境条件下E-2001微生物肥能达到最佳效果?
答:E-2001生物肥的核心—有益活菌,它最快的繁殖速度环境条件就是它发挥最大作用的环境条件。只要温度适宜、营养充足、湿度合适三个条件得到满足,微生物繁殖速度就越快。据资料介绍,有益菌最快每60分钟细胞分裂一次,在田间,2—4小时分裂一次。为了使其发挥更大作用,有必要给这些有益活菌提供营养—有机炭源和有机氮源,即高效有机肥,这也是E-2001生物肥与有机肥混施作底肥效果最明显的原因之一。
2、问:为什么要强调E-2001生物肥正确施用的重要性
答:E-2001生物肥与化肥、有机肥不同,其作用机理和效果还没有被广大干部群众所了解和接受,甚至有些地方的农业技术人员理解的还不是很确切。而体现产品效果、发挥其作用的唯一途径就是E-2001生物肥的正确施用。如果在某个地区、某个农场、某个农户,通过关系、购买了我们的产品,因为E-2001生物肥施用方法不当而没有效果、或效果甚微,肯定会影响我们的推广与销售。所以让我们的合作伙伴(代理商)、推广销售人员、用户了解产品特性与正确施用方法至关重要。不同作物,不同时期,施肥方式是不同的。只要E-2001生物肥使用得当,肯定会产生增产增收的效果而不会增加劳动量,简单易用。反之,若E-2001生物肥使用不当,达不到理想使用效果,对以后的宣传、推广与应用都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3、问:E-2001生物肥施用方法有哪些?
答:产品说明书上列了一些基本的操作方法,但在推广应用时,一定要结合当地的施肥、用药习惯来进行。在诸多施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