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菜类病虫害使用化学农药
时间:2009-12-04 来源: 作者:
化学防治就是利用化学农药进行病虫草害防治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有其优点,即化学农药可大规模地生产,大面积推广应用,防治范围广、收效快,已成为农业生产中防治病虫草害不可缺少的技术措施。但是,化学防治又有缺点,即长期单纯的使用化学农药,产生了不少副作用。例如害虫、病菌产生了抗药性,结果防治效果越来越差;在杀伤病菌、害虫同时,也杀伤了害虫的天敌和有益动物,破坏了生态平衡,使一些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为害越来越重;同时还污染了环境、污染了蔬菜,直接威胁人类身体健康,所以要合理使用化学农药。
1.尽量选用无公害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 比如小苏打可防治白粉病;高锰酸钾可防治蔬菜病毒病;噻菌灵(特克多)可防治灰霉病;喷洒氮糖液 (叫营养防治)可防治霜霉病;爱福丁乳油可防治根结线虫病和斑潜蝇等;扑虱灵可防治白粉虱;抗蚜威可防治蚜虫;灭幼脲3号、抑太保、噻嗪酮、农梦特、卡死克等农药可防治菜青虫、菜蛾等害虫。
2.根据病虫害发生规律,适时用药 蔬菜病害,一般在发病初期用药,如果严重了才用药,效果不好。有的病害,如灰霉病,病菌主要侵染花瓣,其次是柱头、小果。根据病菌侵染规律,防治提前到花期,效果很好。又如防治害虫,一般根据防治指标用药,而对鳞翅目幼虫,喷药要在3龄以前,否则效果差。
3.不要随意提高用药浓度,喷药间隔天数要严格执行 一般化学防治病害,隔6-7天喷1次药剂,防治害虫10-15天喷1次;注意喷药质量,各个部位都要喷上,不能遗漏,特别是下部的叶子。要求正反面喷药的,叶子反面也要喷上,绝不能马虎,否则效果不好;使用2,4-D蘸花药蘸花时要特别注意,浓度不能大,也不能重复蘸花,否则果实产生畸形,如果不小心2,4-D喷在叶上,即使浓度很小,也会出现药害,叶子成鸡爪形。
4.要遵守农药安全间隔期 因为农药有残留问题,不能今天打药,明天就采收蔬菜上市,所以在蔬菜收获期喷药还要注意农药安全间隔期,不同的农药要求的安全间隔期不一样。例如奎硫磷农药安全间隔期是14天;代森锌、代森锰锌、多菌灵农药间隔期是15天;乐果、敌百虫、甲霜灵(瑞毒霉)、粉锈宁、百菌清、克螨特等农药间隔期为7天;辛硫磷、敌敌畏、速灭杀丁、托布津等农药间隔期5天;乙磷铝农药间隔期为3天。
5、保护地蔬菜多选用烟剂或粉尘剂农药 因为保护地湿度大,而用烟剂、粉尘剂农药防治病虫害时不加水,不会增加湿度,效果好;阴天、雨天可照常防治,效果不受影响。而喷药液则不同,必须选晴天,否则效果不好。而且使用烟剂或粉尘剂农药省工、残留一般不超标,在保护地蔬菜上应用优点不少。
6.看天、看苗用药 喷药液一般要选晴天、无风(或风很小很小)的天气。气温高时,浓度要适当降低,以免发生药害(特别是保护地蔬菜)。有的农药(如有些有机磷)气温高时使用药效提高。苗小时,喷药液量应减少,而且浓度不宜高,因幼苗嫩易产生药害。有的菜对某种药敏感,如50%滴涕农药,在黄瓜上使用,300倍液有药害,500倍液没有药害,但500倍液在白菜上使用就产生药害。因此,白菜上使用浓度就要降低,要求800倍以上。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