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保康县工商局农资市场监管出新招_中国化肥网
今年以来,湖北省保康县工商局龙坪工商所针对当地反季节蔬菜专用肥质量纠纷频发的情况,大胆尝试,积极探索农资市场长效监管机制,力求实现监管零死角,净化了农资市场和维护了广大农民的权益。
一、走访调查,建档立册。该所通过市场主体大走访,纷纷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各农资经营户,详细了解各农资店的经营范围、经营面积、年营业额、经营人员等基本情况。并对辖区内农资经营户经营的所有农资商品的品种和数量登记入册,建立档案,并随时更新农资进销数据,实时掌握辖区农资流通状况,做到底子清、情况明。
二、扶优促强,统一经销。根据走访调查了解的情况,该所及时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由镇政府出面逐步整合农资经营站点及个体私营商贩,支持发展连锁、配送的农资经营新型流通模式。通过研究决定在集镇分别确定3家,各行政村分别确定1家信誉度高且达到一定规模的农资经营店专门经销蔬菜专用肥并将经营户的名单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广泛监督。以实现统一采购配送、统一经营管理、统一标识品牌、统一质量标准、统一服务规范、统一价格,从而进一步规范农资市场,为辖区内的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保障作用。
三、合同规范,层层把关。在深入调研,广泛论证,多次走访农资经营单位和农民的基础上,该所及时制定了《蔬菜专用肥购销合同》示范文本,合同示范文本分别从蔬菜专用肥的进货渠道、市场准入机制、质量验收和交易各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等方面做出了具体规定。同时,要求合同文本一式三份,即:工商部门备案一份,销售方和购买方各一份。要求经营户必须建立进销台帐,索取生产厂家的证照和产品合格证,销售时必须向农民出示产品合格证,并逐次开具销货发票,与合同一并交给购货方。在保护交易各方权益的基础上,更好地将工商部门对合同的监管,从损害事实发生后的行政处罚转变为事前的行政指导,最大限度地保护农民消费者和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四、完善网络,长效监管。在原消费投诉维权网络建设的基础上,该所逐步推行并完善乡、村级12315投诉站建设工作,依托村委会建立消费者投诉站和12315联络站,构建了由工商行政管理局、乡镇政府和村委会、农民群众参加的“三位一体”的维权网络发展,使农民投诉不出村,维权不出庄。同时,该所在每个村设立举报箱,将单位、所长及辖区巡查人员的电话向社会公布,并在农民群众中聘请义务监督员,拓宽、畅通了群众的举报投诉渠道,切实维护了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截至目前,该所已在各行政村制作举报信箱11个,引导农民使用合同文本42份。全乡镇的申投诉量与先前相比呈现下降趋势,各项工作也受到了党委、政府及广大农民的好评。
(龚文)(作者:龚文 责任编辑: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