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菌剂粒剂防治草坪土传病害
时间:2009-11-24 来源: 作者:
目前北京市草坪病害主要以土传病害为主,这些病害的初次侵染来源于土壤,其病原体一般可在土壤中长期存活,通常侵染根部,引起植物的根部病害乃至全株性病害。由于此类病害病原菌多数先从根部或地下器官开始浸染,而目前对于此类病害的防治主要以保护性杀菌剂和内吸性杀菌剂的可湿性粉剂、粉剂、水剂、乳油等剂型为主。保护性杀菌剂喷到叶片或茎上防止真菌侵染,由于没有喷到的叶片继续向上生长,而生长的叶片不断剪掉,因而在病菌活动期间需要频繁喷药(间隔7至14天),加之草坪的频繁修剪和灌溉,造成药剂的大量浪费。实验证明,农药使用时理论需要量与实际用药量之间存在很大差异,这一差距乃为农药应用中的损失量。为了达到农药的一定残效期,不得不大量喷洒农药。据统计,在整个草坪生长季,大约需要施药10至15次。许多保护性杀菌剂只能控制多种侵染叶部的真菌,但对草坪地下器官则无任何保护作用。由于我国目前生产使用的内吸性杀菌剂主要以上行传导为主,草坪根部不能有效吸收,所以防治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如果不合理使用农药,也会造成环境污染,毒害人畜,导致病原菌产生抗药性及破坏整个草坪生态系统等严重后果。在农药对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引起人们关注的今天,可以看到,加工剂型和施药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发展是消除危害的一个很重要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