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优3号”抗旱杂交稻在三亚试种成功
天涯镇过岭村田洋的农民11月6日迎来了秋季的第一个丰收。今年7月在此试种的30亩最新抗旱水稻——旱优3号,以每亩平均600公斤的产值顺利完成了预期的粮食产量。
11月6日上午,海南省、三亚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负责人带领三亚各镇农技代表前往过岭田洋观摩学习。据市农技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随着近年水资源日益匮乏,由于无法保证充足的灌溉用水,我市3万多亩的旱田只能部分用于晚造种植水稻,且不保收,产量较低,造成耕地利用率低。为了改变现状,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在去年晚造,率先在全省引进了由上海农业科学院基因中心选育而成的杂交抗旱水稻品种“旱优3号”,并先后在水源相对缺乏的天涯镇和凤凰镇进行试种。“旱优3号”在600毫米以上的降水中,不需要任何灌溉,地面不存水。今年7月在天涯镇试种的30亩“旱优3号”,生育期仅有109天,且综合性状优良,产量高,平均每亩产值600公斤,最高亩产达820公斤。
此外,抗旱性强,节水性好,平均每亩用水400吨,比常规品种平均每亩节水一半。据了解,若我市3万多亩旱田均种上“旱优3号”,按平均亩产600公斤计算,一造的粮食增长可达900万公斤,节水300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