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市场网

您好 欢迎来到农资市场网!

农资市场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农药

黑龙江垦区提高粮食生产能力 播种面积增200万亩

时间:2009-11-06 来源:  作者:
春播时节,在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二九○分公司第六作业站,正在育秧大棚里为稻秧通风的农工于洋告诉记者,今年在农场支持下,把育秧小棚全部换成了钢骨架大棚,可以自动浇水、调温,省工省时,育出的秧苗还壮实。据最新统计,截至4月20日,垦区已完成麦类播种493.7万亩,占计划97.9%。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了1500余万亩水稻本田所需秧苗的播种任务。32万栋育秧大棚,约9500万平方米的秧田全部播在高产期内。大田播种从南向北陆续展开,实现了春耕生产的良好开局。   作为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农业现代化排头兵的我省垦区,面对农资价格上涨等诸多不利因素,确定了保面积、增高产作物、加大基础投入、增加政策科技扶持等一系列措施,保证粮食生产综合能力不降低。今年,计划播种面积3586万亩,其中粮豆播种面积3290万亩。总播种面积较上年增加200万亩,占当年东北三省粮食新增面积的90%。实现粮豆总产260亿斤,商品量达90%以上,实现面积、质量、总量三提高目标。   今春在1096.72万亩耕地受干旱威胁情况下,他们提前确定了“农艺农机结合,良种良法配套”的高产保粮方案。重点推广“十大”栽培模式和“十大”新技术和农业标准化提升措施。推广运用数字化农业、分子育种、节水灌溉、生物灾害综合防治、生物质资源等高科技手段。在提高粮食质量、增加产量上加大投入力度。在已有装备水平基础上,今年再投入10亿元,新增国内外农业机械3万余台(件),新增农用飞机15架。使水旱田农机田间作业生产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5%,其中旱田达到96%,水田要达到93.5%。再建60余个旱田现代农机装备区,航化面积达到1100万亩以上,大幅度提高农业现代化标准。   围绕抗灾减灾加强基础建设。在去年完成水利投资4.5亿元,完成工程量5680万立方米,新增和改善水田灌溉面积210万亩,旱田节水灌溉面积15.2万亩,防洪除涝面积45.6万亩,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5.1万亩,累计浇灌面积424.7万亩的基础上,加强了以灌区建设为重点的耕地保护性栽培建设。力争开工“两江一湖”灌区项目再新增改善水田灌溉面积56万亩,新增改善防洪除涝面积45万亩,水土流失治理面积16万亩。大力推进病虫害预报信息可视化,加强专业化防控队伍建设,把生物灾害损失控制在5%以下。今年垦区将有2500万亩耕地实施测土配方施肥,约占耕地总面积的70%,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农场增至50个,年节本增效5亿元以上。   新增小型天气雷达7部,已建成88个土壤自动测墒站,形成了全国最具规模的区域土壤自动测墒网络。   进入备春耕以来,各分局、农牧场干劲普遍高涨。针对严重旱情,制定落实以科技抗旱和农时抗旱等为重点的20余项抗旱抢种保苗提壮技术措施。提前组织人员对现有的泵站、机电井和喷灌设备进行检修、保养和调试。合理分配和使用现有喷灌设施,提前灌水泡田。普遍推广抗旱耕作,实行整地、播种、镇压一条龙作业。大力推广滴灌、坐水种、地膜覆盖等节水技术的应用,推广旱田喷灌,促进农业节水。   垦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种子研发、农机装备和龙头带动等方面的优势,向农村推广少耕深松等技术20余项,辐射供种1500万亩。对农村开放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农民开展现场培训百万余人。   据了解,目前,中央各项惠农资金8.9亿元已全部拨付到垦区分局和农场,3290万亩粮食播种面积全部落实,农机检修、生资储备等备春耕措施全部到位。拟建的三江平原防洪除涝工程和“两江一湖”大型灌区项目、新立项的农机装备工程和现代粮食产业工程等保证粮食生产的重点项目工程都在紧锣密鼓进行中。

乡村振兴项目简介 | 本网概况 | 联系我们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