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水果:吃得开心还得放心
时间:2009-11-06 来源: 作者:
如今,能吃上反季节蔬果已经不是新鲜事了。过年就能吃西瓜,二月份草莓早已上市。这些反季节水果价格不菲,但倍受青睐。现在,青海还是春寒料峭,一而再,再而三的倒春寒影响下,小草刚刚发芽,市民却能吃上葡萄了。但是,不当季的水果,到底从哪里来,吃得放心吗?
反季节水果哪里来
4月7日,记者在兴海路市场看到,各摊点上,黄的香蕉、青的鸭梨,而颜色鲜艳的草莓最惹眼。街道上拉车的、提筐的,大部分都是卖草莓的。据兴海路一水果摊摊主介绍,现在,市场上供应的草莓除本地产的以外,其他的主要来自山东、甘肃等地。本地草莓个小味甜,外地草莓个大味酸。本地产的小草莓价格略高,每斤十多元,而外地草莓售价为5元到7元不等。草莓的价格不低,但还是挡不住人们的购买欲望,市场上,一车草莓很快就被抢购一空。
外来蔬菜经念得好
“青椒、茄子……你要点什么?”4月6日,海湖路批发市场里,各类新鲜蔬菜堆成了山。前来批发蔬果的人们络绎不绝,一辆辆大卡车上的蔬菜,品种繁多,新鲜诱人。
据蔬菜经销商介绍,随着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如今,青海也不缺蒜薹、芹菜、洋葱这些细菜了,人们的购买力也越来越强。目前,青海市场上的新鲜细菜来自甘肃、云南、四川等地。而本地蔬菜只有很少的几个品种,如土豆、菠菜、小油菜,青海本地蔬菜自给能力还很弱,所以,冬季交通运输困难或者遇到节假日,青海的蔬菜价格就比较高,比如今年春节,青椒的价格一度上涨到十五六元一斤,大葱也涨到七八元一斤。
科技让蔬果种植随心所欲
反季节蔬果是指,在一般地区因热量等条件的限制而无法正常栽培的季节内,利用特殊环境资源或采取保护性设施进行生产的蔬果。与正常季节的蔬果生产比较,反季节蔬果的栽培及上市期比正常生长期及供应期提前或延后,从而达到周年生产,均衡供应的目的。
反季节蔬菜水果丰富了冬春季节的蔬果市场,也是很多农民增收的一项主导产业。
青海农科院园艺所的专家介绍:“西宁市的反季节蔬菜有黄瓜、茼蒿等几个品种的菜,但现在生产量很少。前几年,我们都很少听到青海有反季节水果,现在,我们青海省也在利用高原特有的冷凉气候和良好的环境条件,开发种植反季节水果,温室油桃、草莓等反季节果品获得成功。由于高原光照时间较长,青海温室种植的特色果品比内地产品早1个月上市,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反季节蔬果安全吗
反季节蔬果,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蔬果的需求。它们的营养价值和当季蔬果一样吗?早产蔬果安全吗?
青海农科院园艺所的专业人士指出:“和正常生产的蔬果相比,大棚蔬果的营养价值确实低于室外地里种植的,而且,由于大棚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较高,使得蔬果污染较正常地里的多一点。”
有专家认为,绝对无污染的农产品是不存在的,无公害也只是相对而言。与反季节蔬果相比,选择时令蔬果和吃本地蔬果是更好的选择。建议买反季节蔬菜时,多买洋葱、胡萝卜、茄子等,这类蔬菜中农药残留物较少。为安全起见,建议买回菜后,在清水中浸泡一个小时,或者通过光照、削皮、水洗、水烫、爆炒等办法去除农药残留。
“不安全”的说法不准确
也有专业人士表示,国家农业部有明确的“无公害蔬菜生产标准”,只要严格按照该标准操作,大棚蔬菜的安全性完全可以得到保证,而且大棚蔬菜的质量并不比室外种植的蔬菜低。
销售商手中的魔法
在利益的驱使下,有些蔬果销售商对未成熟的蔬果做了特殊处理,以便使蔬果提前上市,或者使蔬果色彩更鲜艳。如有些商贩用催熟香蕉的方法催熟西红柿,在上面涂上一种名为“乙烯利”的化学药物,此药虽毒性较低,但长期食用对人体有害。
几年前,北京市食品安全办发出警告,“由于反季节蔬果在栽培和运输中会造成一定污染和营养损失,应当慎食。”
相关链接:
反季节蔬果的购买法则
催熟的西红柿多为反季节上市,大多通体全红,手感很硬,外观呈多面体,掰开一看籽呈绿色或未长籽,瓤内无汁;而自然成熟的西红柿蒂周围有些绿色,捏起来很软,外观圆滑,而籽粒是土黄色,肉质红色、沙瓤、多汁。
购买水果时最好选择时令水果,如果要买反季节水果时,应眼观、手摸、口尝、鼻闻,仔细辨别水果质量的优劣。
首先,购买反季节水果前要仔细观察水果的外观,如果有的个头太大,颜色鲜艳异常,就有可能是使用了激素。比如,香蕉看起来很黄,但把儿还很青,这就有可能是在香蕉没有成熟之前使用了激素。
其次,购买时注意水果的手感,有些水果成熟后摸起来是软的,像芒果、香蕉等,但如果水果表面看起来好像已经成熟,摸起来很硬,也有可能是使用了激素。
再次,在买水果之前,如果有可能的话,最好先尝一尝水果的味道再购买,淡而无味、该甜的不甜,这样的水果很有可能是使用了激素。
另外,还要闻一闻水果的味道,自然成熟的水果,大多从表皮上能闻到一种果香味;催熟的水果不仅没有果香味,甚至还有异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