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鏖战天旱节水保春耕
时间:2009-11-06 来源: 作者:
今年入春以来,昆明先是遭遇低温冷冻和雨雪灾害,后又遇天气持续干旱,致使各县区麦类、蚕豆、蔬菜和果树等农作物不同程度地受到影响。目前,各县、区正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积极开展抗旱救灾,把有限的水资源优先用于保春播、保苗情。同时,加强循环水的利用,提高水资源综合利用率,引导群众节约用水,确保春耕生产用水。
富民 消防车待命送水
富民目前全县39900亩田地“渴水”,9032人、5012头大牲畜饮水困难。县水务局已于17日分组深入到全县7个乡镇,对畜水、管水及抗旱工作进行研究,全力以赴做好防汛抗旱指挥协调工作。
富民坚持“先生活、后生产,先节水、后调水,先地表、后地下,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合理调配水资源,做到小秧苗和经济作物提前放水保苗。对主干渠配套电站做到停生产保作物。防汛抗旱指挥部已储备了10台柴油机随时准备供抗旱救灾之用,同时还成立了抗旱服务中心以便服务群众。县水务局还联系了消防部门,消防车随时待命,对严重缺水的山村将送水入户。
晋宁 储备育苗给农民补种
目前,干旱已造成晋宁县农作物受害64602亩,成灾面积400亩,受害受灾农作物主要有大麦、马铃薯、蚕豆、油菜、秧苗、蔬菜、果树、花卉等。
为减少灾害损失,农业部门及蔬菜花卉办、农机总站、籽种站已分组分赴各乡镇,配合村组做好抗旱救灾;县籽种站储备了育苗移栽所需的籽种,提供给受灾农户进行补种移栽。农机总站通过多方协调,争取到了每天5吨柴油用于农业抗旱救灾。
寻甸 缺水村蓄水仅够喝7天
高温天气给寻甸县的农业生产和人畜饮水带来了一定影响,各级各部门在抓抗旱保苗夺夏粮丰收的同时,高度关注人畜饮水困难问题,千方百计想办法解决群众生活的饮水难题。县水务局防汛抗旱指挥部初步统计,今年由于三月三、白龙箐两个小一型水库除险加固,使蓄水略受影响,全县蓄水量与往年同期相比有所减少。目前,旱情没有导致大面积人畜饮水困难,河口、功山、甸沙3个乡镇的白石岩等14个资源性缺水村委会3000余农户建有3741个水窖,现无水的64个,其余存水都在3立方米以上,仅够人饮7天。
宜良 人畜运水救烤烟
宜良县直属单位的党员干部,组成了10个工作组进村入户,包村包片深入基层一线,现场组织指挥农民群众抗旱保苗。全县83个单位也已深入到所对口扶贫的村社,一起和群众抗旱。各乡镇在用好现有的提水机械及抗旱设施的同时,安装了临时抽水设施,组织车拉马驮人挑浇烤烟。对少数因水源枯竭而无法取到水的村社,动用消防车拉水解决群众生活用水问题,还加强了对水资源管理和用水指导工作,避免因用水问题产生冲突。全县各乡镇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努力减少旱情造成的损失。
石林 投入抗旱资金28万
4月以来使石林县七镇一乡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3.48千公顷小春受旱,9630人、8670头大牲畜出现饮水困难。县水务局完成了65台(套)抗旱机具的维修及两座抽水电排站的检修工作,确保库存抗旱机具的完好率达100%,570平方米物资储备仓库堆满了各种抗旱应急设备;同时,进一步加大了节水灌溉、人饮解困、防渗等工程建设力度,从工程措施上缓解水资源紧张局面。目前,抗旱机具出借工作已全面展开,抗旱服务队已开始深入乡镇、村组进行优质、无偿抗旱服务。
截至4月22日,全县共投入抗旱人数1504万人,启动抗旱泵站158处,投入抗旱资金28.58万元,有效缓解了旱情蔓延。
西山 小春损失大春补
西山区受灾损失达200多万元,给今年的大春生产增大了压力。为了实现小春损失大春补的计划,合理安排、科学管理水源,多方调集水源,计划节约用水,抗旱防汛并举,确保大春生产。在强化科技服务的同时,深入实际,引导农民生产名、特、优、新农产品,切实帮助农民增产增收。全体党员干部和科技人员积极进行各项技术指导和服务,及时帮助农户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各种困难,确保春耕生产任务圆满完成。
禄劝 利用生物药品抗旱
禄劝县抢节令收获小春作物,到目前为止,已收蚕豆1.5万亩,小麦2.7万亩、大麦3.2万亩、杂粮0.9万亩。适时播种大春作物,避免错过节令造成的减产。同时,分别在撒营盘、屏山、团街、茂山、翠华5个乡镇推广玉米抗旱剂栽培3000亩,利用生物药品抗旱。大力推广玉米育苗移栽和地膜覆盖栽培,减少地表水蒸发,使土壤保温、保水。调整了农业种植结构、节水灌溉新技术、提高抗旱科技含量。
东川 停止企业生产放水
由于遭受旱灾,东川目前因旱延迟水稻育秧160亩。为确保春耕生产,东川利用有限的水源,优先保证秧田用水。同时,突出抓好玉米抗旱育苗移栽、水稻旱育稀植、水稻覆膜等节水科技,以确保春插任务的顺利完成。
各乡镇和供水单位针对干旱发展情况,根据现有水源,及时修订、完善和编制水源地的保护规定,出台抗旱工作实施方案,做到依法抗旱和科学抗旱。桃树沟发电公司已于4月3日停止发电,确保团结渠灌区农业生产用水。水务局则于11日召开汤丹杉木地区7家工矿企业用水协调会,在14日停止了这些工矿企业的生产放水,确保达朵等5个村委会生活和农业生产用水。
安宁 抗旱保苗采用新技术
为确保大春玉米等农作物的丰收,今年安宁市的抗旱保苗工作,除在雨水下地之前完成育苗移栽外,还将推广玉米抗旱节水栽培技术。
“从降雨量来看,今年安宁市的旱情不是很严重。但是,安宁市已开始在山区和半山区进行了大春玉米的育苗移栽,目前已经完成了200亩。”据安宁市农业局农技推广所所长介绍,今年安宁将完成5000亩大春玉米的育苗移栽。另外,安宁今年还将全面推广玉米抗旱节水栽培技术。目前,500亩示范田的准备工作正在进行中。
未来几天
昆明局部地区
有小雨
久旱的昆明好不容易盼来了一股冷空气,但直到昨日下午5点半,昆明人仍没有等到清凉的雨滴。市气象台预测,未来几天,昆明以多云天气为主,局部地区出现短时小阵雨天气的可能性较大。
“天阴了,风凉了,可雨始终没有下。”昆明城区如此,各县(市)区昨天也是滴雨未下,局部地区的田地已干得开裂,新栽种的菜秧有的枯死,有的奄奄一息,连饮用水都成了问题的山区农民,自然是顾不上地里的庄稼了。昆明城乡共同期待一场及时雨。
据市气象台介绍,虽然此前预报昆明有雷阵雨,但因此次冷空气没有预计的强烈,加之移动缓慢,水气条件不是很好,所以没有出现降雨天气。从气象资料分析,未来几天,随着冷空气的移动,昆明以多云天气为主,局部地区出现短时小阵雨的可能性较大,最高气温20℃左右,最低气温12℃—13℃。
20万农民年内喝清水
4月21日,省水利厅厅长周运龙率水利厅班子成员到昆明市水利局调研,为昆明的水利发展出谋划策。
市委常委、副市长杨宁出席调研座谈会并讲话。
记者了解到,目前,昆明市已完成20万农村人饮解困前期准备工作,即将全面动工建设,年内喝上清泉。同时,积极配合省市有关部门做好牛栏江引调水的各项工作。昆明将用一年时间完成盘龙江综合整治行动计划,使盘龙江水达到景观水要求;完成松华坝、云龙水源保护区一级区人口搬迁普查工作。用两年时间完成滇池流域及安宁市地下水清理整顿。用三年时间基本解决全市农村人饮安全问题;完成滇池流域60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治理;开展70条河道、沟渠绿化。用四年时间完成牛栏江引调水工程。用五年时间完成全市三类坝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
经过调研,省水利厅认为,作为省会中心城市,昆明的水利应从基础性的工作入手,加强建设和管理,并为水利如何步入市场进行有益的尝试,为全省水利部门管好水、用好水探索出一种全新的模式,在全省起好示范带头作用。
杨宁表示,昆明今后将遵循建设水源、保护水源、治理水源与管理水源并重的原则,做好水利中长期规划,合理配置水资源,更好地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