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科技撑起浙江科技半边天
时间:2009-11-06 来源: 作者:
昨天,浙江省举行了科技奖励大会。在此次会议上,共评出了去年的两百七十三项科技项目为一、二、三等奖。其中,有一百六十九项是由该省企业独立承办或参与完成的。
近年来,浙江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并未科技发明营造了十分良好的环境。去年一年,浙江共有二十九项成功获国家科学技术奖,总获奖数比该省历史获奖最高年份二00四年的十五项,要增加近一倍。
除了国家奖项外,去年浙江各地共推荐了七百九十七项科技项目成功申报省科学技术奖品。最终,二00七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共两百七十三项。
面对硕果累累的浙江科技成就,浙江省省委书记赵洪祝表示,随着新一轮的科技革命蓬勃发展,各个国家都十分重视科技先导作用。中国也将打造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战略发展的核心。浙江作为一个民营经济发展,民营企业众多的省份,企业应当重视对产学研的有机结合,重视提升产品的科技含量。
赵洪祝还表示,当前中国外贸摩擦比较多,很多外贸企业都面临诸多压力。但是,仔细观察不难发现,有自主品牌的企业具备国际竞争力,贴牌生产加工的企业则面临很大的危机。因此,赵洪祝也希望浙江民企在自主创新上多下工夫。
此次科技奖励大会上,两百七十三个省级科技奖中,有一百六十九项是由企业独立承办或参与完成的,占获奖项目总数的百分之六十一点九;在二十九个国家奖中,有十个是产学研合作完成的。“这几个数据表明我省企业的技术研发能力有了显著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得到加强。”蒋泰维说。
科技的蓬勃发展同样还提升了浙江的经济社会效益。浙江大学岑可法院士发明了“水煤浆代油洁净燃烧技术及产业化应用”新技术,通过对该技术的社会应用,已取得直接经济效益三千八百三十六万元,间接经济效益二十点七十五亿元,每年可以为国家节约替代燃油约一百五十万吨。
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员为主完成的“利用花培技术育成的晚梗新品种嘉花一号的选育与应用”,五年来在浙江、上海累计推广五百四十五点四七万亩,累计新增稻谷一点一八亿千克,新增产值一点八九亿元。
蒋泰维表示,在诸多奖项中,除了少数基础研究项目外,大部分都是应用研究与产业化项目,具有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
在此次科技奖励大会上,作为浙江科技界“最高荣誉”、每两年评选一次的浙江省科学技术奖重大贡献奖,授予了中国科学院院士毛江森、中国工程院院士孙优贤和浙江省农业科学院院长陈剑平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