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市农科所一项成果获国家科技奖
时间:2009-11-06 来源: 作者:
在刚刚结束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张掖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王浩瀚、王勇等参与完成的国家“863”项目——《小麦抗病生物技术育种研究及其应用》获得200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该项目实现了我省市级所属科研单位获国家科技奖零的突破。
小麦黄矮病是现今世界上危害最严重、流行最广泛的植物病害之一。在我国,主要分布西北、华北的春、冬麦区、冬春麦混种区。上世纪60年代开始在陕西、甘肃造成一定的危害,70年代在陕、甘、宁三省大流行,成为北方地区小麦的主要病害。从1995年起,市农科所参加了国家“863”项目——《小麦抗病生物技术育种研究及其应用》的子项目“小麦抗黄矮病生物技术育种研究及其应用”研究,通过多年的协作攻关,育成优质抗黄矮病小麦品种张春19号、张春20号,于1998年通过专家鉴定,在国际上首次选育出了可供生产应用的抗黄矮病的新品种。这两个品种可以提高小麦抗黄矮病、白粉病和赤霉病等的能力,节约小麦生产成本,提高小麦丰产、稳产性能,特别是应用该项技术,能够有针对性地提高育种效率,促进品质改良。目前该技术育成品种在全国麦区应用推广6000万亩以上,收到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子项目成果“小麦抗黄矮病生物技术育种研究及其应用”,荣获2000年度张掖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甘肃省科学技术二等奖,200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
(张掖市种子管理稽查站供稿 信息来源:张掖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