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市场网

您好 欢迎来到农资市场网!

农资市场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农药

四川持续干旱 避旱技术措施全派上用场

时间:2009-11-06 来源:  作者:
四川农村日报   3月2日下午,大英县玉峰镇浅垭子村村民曾修胜,忙着在自家小麦地里预留的苗床上育春玉米种,和他一块儿忙碌的还有玉峰镇镇干部王建兴、王仲前、白礼,几个人齐心协力,没多大功夫就弄妥当了。“玉米种点下去,盖上薄膜,10来天就可以移栽了,就望老天爷下雨。”看了看晌午还有些雨意,这阵子又云开日出的天空,曾修胜眉头皱了起来。曾修胜指着地里的小麦告诉笔者:“往年这些时候,小麦该有两尺多深、开始抽穗了,现在差不多只有一尺半。”   由于去年遭受特大干旱,加之入冬后一直未下过透雨,浅垭子村的堰塘蓄水不及往年的一半,地表水减少,对地下水也产生了影响,个别房屋建在坡梁上的村民需到坡下挑水用。   离曾修胜家地块不远处,村民鲁志德正在地里制作育苗肥团。“1亩1200个肥团,1个肥团2颗种子。”鲁志德一边忙着手里的活一边介绍,很熟练的样子,“去年就做过,干部教的技术,还真管用,去年天那么干,收成还不错。今年种子国家还补了钱,每亩光种子就可以节约10多块钱。”   夏伏旱、暖冬、春旱,异常天气让玉峰镇党委书记邹文才这个有着丰富农村工作经验的“老基层”也感到捉摸不透,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的任务不能因此而打折扣:“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必须要有新思路,以变应变。”   比较而言,玉峰镇的灌溉条件在大英县内只能算中等,防灾抗灾的任务很艰巨,经过镇党政班子认真研究,明确了“多措并举,合理避灾,提前发动,示范带动,力保满栽满插”的春耕生产思路,在“早”字上下功夫,全镇今年提高了油菜、早春玉米种植比例,大力推广旱育秧技术,还计划增加“麦玉豆”面积2000多亩;调水、提水的时间也将早于往年。为了把各项春耕生产措施落到实处,玉峰镇干部春节假期都“缩了水”,副镇长冉洪全说:“就是人在家里,心也挂着地里,还是把活路抓在手上心头踏实些。”   与玉峰镇一样,近期大英县各镇乡都掀起了春耕生产热潮,县、乡各级干部深入田间地头与群众并肩战斗在春耕生产第一线,切实抓好大春生产、小春田管和调水、蓄水工作,力争今年农业有个好收成。

乡村振兴项目简介 | 本网概况 | 联系我们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