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市场网

您好 欢迎来到农资市场网!

农资市场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农药

日均气温升一度水稻产量降15% 培育抗旱耐涝新品种是最好办法

时间:2009-11-06 来源:  作者:
科技日报2006年6月1日讯 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本世纪全球温度预计会升高1.5—4.5摄氏度,高于上世纪3—9倍。日平均气温每升高1摄氏度,水稻产量就会下降15%%,这归咎于全球变暖所导致的夜间温度升高。研究者推测,夜间气温变高迫使植物代谢功能所需能量增加,从而抑制了更多生物量和籽粒的安生。      设在菲律宾的国际水稻研究所RobertZei鄄gler所长说,气候变化的影响不会在一两年内表现出来。也许这种变化的影响就像我们人变老一样,你不会在一两天内发现它,直到有一天你突然发现镜子里的自己,已经头发稀疏、两鬓斑白了。   菲律宾的人口每年增长200万,已使这个总人口近九千万的国家目前成为亚洲最大的水稻进口国之一。IRRI针对气候变化所开展的研究包括:揭示水稻植株如何对大气中持续升高的二氧化碳浓度及其他温室气体做出反应,以及稻米生产如何增加,使全球变暖的气体的排放。IRRI已拨款200万美元用于上述研究,并向国际机构和基金会寻求款项。此项研究将在菲律宾、中国南方以及印度北部各20公顷的3个区域开展。   国际水稻研究所水稻科学家们正在培育新的抗旱、耐涝水稻新品种,以防御全球变暖对亚洲粮食的威胁,国际水稻所所长RobertZeigler博士说,该所在未来的5—7年间,需要2500万美元来研究气温的持续升高、高浓度温室气体以及极度旱涝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全世界30亿人口,大部分在亚洲,以稻米为口粮。国际水稻所期望研究出一种富含维生素的水稻品种,以提高稻米的营养水平。同时,IRRI科学家也开展研究应对发展中国家人口迅速增长而产生的对全球水稻增产的需求。   Zeigler所长说:“我们制定了宏伟的研究计划来阐明与气候变化及全球升温密切相关的问题,准备在不远的将来培育成比现有的水稻品种更抗涝的新品种。”他透露,国际水稻所正在研究抗旱水稻品系,并已开展耐高温水稻的研究工作。   国际水稻所在上世纪60年代的“绿色革命”期间,培育了高产水稻品种,为世界粮食生产做出了杰出的贡献。目前,该所正在帮助推进富含维生素A的转基因水稻“黄金米”的研制。“黄金米”是由欧洲科学家把水仙花的两个基因和细菌的一个基因植入粳稻品种T309而育成的,其种子样本被捐赠给国际水稻所做研究及育种。

乡村振兴项目简介 | 本网概况 | 联系我们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