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市场网

您好 欢迎来到农资市场网!

农资市场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农药

河南农业科技:保持国内领先地位

时间:2009-11-06 来源:  作者:
 自主创新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的核心和决定性因素,是第一竞争力。我们必须把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作为提升竞争力的首要选择。   ——引自徐光春《在全省科技大会上的讲话》   农业科技是河南科技的骄傲。有例为证:在2004年全国科技奖励大会上,我省收获的最耀眼的两项大奖——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优质强筋早熟多抗高产广泛性小麦新品种郑麦9023”和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试纸探针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都来自于农业科技领域。   “前一奖项是我省自建国以来获得的第二个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郑麦9023已连续4年居我国当前小麦品种收获面积第一位,并实现了我国食用小麦出口零的突破。”省农科院院长马万杰在介绍这两项出自省农科院的成果时充满自豪,“后一奖项是在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空缺的情况下获得的,由于这一奖项只颁给原创性发明,其价值不亚于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我省农业科技中,有相当一部分领域居全国领先水平。”省科技厅农业处处长徐公民告诉记者,“十五”期间,我省不断加强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在几个方面成绩骄人:——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和栽培技术继续保持国内领先地位。通过实施主要农作物和畜禽优良品种选育工程,选育出了一大批优良新品种,使小麦、玉米等主要粮食作物的良种覆盖率达到98%,科技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率和科技成果转化率分别达到45%和40%。   ——围绕一优双高、规模化养殖、两大基地建设、农副产品加工转化等领域的关键技术问题,组织实施了一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解决了制约我省农业发展中的一批关键技术问题。据统计,“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河南课题的组织实施,项目区小麦、夏玉米两熟共增产粮食119.23万吨,共产生经济效益15.9亿元。并创造了15亩连片小麦平均单产683.4公斤/亩、夏玉米1006.85公斤/亩的历史最高记录。   ——农业高新技术研究与应用水平进一步提高,在细胞工程、基因工程等方面进展显著。例如,“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体系的创建及其应用”项目,首次将大白菜游离小孢子培养技术大规模应用于育种实践,使育种周期由过去的10~12年缩短到现在的5~7年;此外,在电磁亲和分子克隆技术,牛胚胎生物工程技术,小麦花药培养,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泡桐、甘薯等脱毒快繁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均取得突破,达到国内或国际先进水平。

乡村振兴项目简介 | 本网概况 | 联系我们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