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拟南芥耐抗生素基因
时间:2009-11-06 来源: 作者:
一种新鉴别出来的植物基因可能会改变我们开发转基因植物的方法,从而缓解人们对转基因植物的担心,这是发表在9月出版的《自然―生物技术》的一篇论文报告的。
阿拉伯芥是一种拟南芥植物,Neal Stewart和同事在这种植物中发现了一种天然耐抗生素基因,这将为目前使用的转基因法提供一种有力的替代方法。传统上,转基因植物通过基因工程加入细菌抗药性标示(ARMs),以鉴别种苗是否含有外源基因。植物的健康生长依赖于它们对抗生素的抵抗性。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将耐抗生素基因钉入有兴趣的外源基因的方法在植物研究中被广泛使用。出于对健康和安全的考虑认为,理论上这种方法能将水平基因转移逆转回细菌,也就是说,吃转基因植物可增加我们对基因工程中使用的抗生素的抵抗力。
Stewart等指出,阿拉伯芥基因AtWBC19有可能替代细菌抗药性标示。这种基因的过度表达会导致烟草植物对普通抗生素卡那徽素的抗性。AtWBC19属于专门捕获和驱逐植物毒性的一组蛋白质,它能像普通的细菌抗性基因一样有效地对付卡那徽素,如来自大肠杆菌的新霉磷酸转移酶。因为细胞内结构以及促进细菌生物与植物细胞生长的机理不同,研究小组认为:通过细菌获得的基因极不可能传递抗生素耐性。作为将用于植物的一种植物基因,AtWBC19解决了人们想像中对跨越国界的基因物质组合的担心。而且,研究人员认为在大豆、棉花、芸苔和茄科植物及森林树种的开发中,AtWBC19也许可替代新霉磷酸转移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