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市场网

您好 欢迎来到农资市场网!

农资市场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农药

黑龙江北林区水稻大棚育苗有新突破

时间:2009-11-06 来源:  作者:
来源: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  今年,为进一步加快水稻生产标准化步伐,巩固扩大水田生产优势,黑龙江省绥化市北林区实施多策并举,在水稻大棚育苗上实现了新突破。截止4月10日,全区新增大棚1万栋、120万平方米,水田高台大棚育苗达到70%,比上年增加37个百分点。他们主要做法是:   一、深入宣传发动,进一步激发农民大棚育苗积极性。基于抓好水田大棚育苗是推进水稻生产标准化关键环节,是实现水稻生产提档升级重要保障的认识,北林区把大棚育苗的工作重心放在对广大农民的宣传发动上,结合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和“科普之冬”活动,通过大棚与小棚育苗效益对比、科技致富典型现身说法、学者专家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教育引导群众,激发和调动广大农民发展水稻大棚育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推进水田大棚育苗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强化服务扶持,加大育苗大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为加快推进水稻大棚建设,北林区全力突破资金“瓶颈”和物资限制。在资金上,主要采取了“四个一点”:一是对上争取一点。把争取到的国家水利、农业开发、粮食生产、基础建设专项投资,重点向水田大棚建设倾斜。二是银行借贷一点。协调金融部门扩大农贷规模,加大对水稻生产的信贷投入。三是政府支持一点。区委、区政府通过对上争取项目资金,对稻农每建一栋大棚给予扶持资金400元,购买玻璃钢或钢管大棚建设骨架。四是农民自筹一点。组织农民建立生产互助联合体,靠集体解决部分农户资金短缺问题。在物资上,除进行统一采购外,区水务局和太平川镇还建起了玻璃钢大棚拱架生产厂,满足了广大稻农建设大棚的原材料需求。   三、实施示范引带,提高育苗大棚建设标准。北林区本着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原则,印制2万册《水稻高台大棚建设及标准生产技术规程手册》,下发到水田区乡村领导干部和农户手中,为农户建设标准大棚提供了技术遵循。同时加大了示范园区建设力度,水田主产区乡镇都建成1000亩示范园区,各村也培养大棚育苗典型户,通过园区示范和典型引带,不仅加速推进了水稻大棚生产技术全面铺开,也为育苗大棚建设树立了样板。   四、把好关键环节,不断提高大棚育苗生产功效。北林区坚持把推行标准化生产作为提高大棚生产功效的重要途径抓在手上,做到了各个生产环节标准化。一是把好农时标准。把秋打床、秋备土作为抢农时、抗灾害和提高水稻生产标准的重要保证措施,秋打床、秋备土达到90%以上,并全面落实了早扣棚、早育苗、早插秧等措施,保证不育五月苗,不插六月秧。二是把好投入标准。在种子投入上,确定几个适合当地的优质品种,避免品种杂而乱;在肥料投入上,积极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引导多施农家肥、生物有机肥,防止高毒、剧毒农药和假劣生产资料进入农田。三是把好育苗标准。大力推广大棚育苗、钵体育苗和“两段式”育苗技术,全面提高秧苗素质。四是把好防病标准。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编制了《北林区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手册》,并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广泛宣传,使广大稻农掌握了防治病虫害的技术要领。   目前,全区已完成大棚育苗30万平方米,预计整个育苗在4月中旬可全部结束。

乡村振兴项目简介 | 本网概况 | 联系我们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