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市场网

您好 欢迎来到农资市场网!

农资市场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农药

北京山区特色农业资源开发

时间:2009-11-06 来源:  作者:
来源:北京城乡经济信息网 作者:周连第   一、北京山区特色农业资源的界定   根据相关资料及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研讨,北京山区特色农业资源应以“老北京”悠长的种、养历史为切入点,以市场认可的产品特性为关键因子,以一定的规模为限制条件,作为判定特色的基本原则、最后将北京山区特色农业资源界定如下。   北京山区特色农业资源是指具有独特的自然资源条件、明显的北京山区地域特征、特殊的产品品质和特定的消费市场的农业动植物产品。   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1.在北京有很长的历史沿革,或是近年来引入北京,其产品性质得到优化;   2.产品属性有某种特征;   3.产品特征由北京山区特殊的自然资源条件决定;   4.市场竞争力较强,得到特定消费者群体认可和喜爱;   5.具备一定(几十公顷以上)的规模。   二、北京山区特色农业资源开发的必要性   (一)北京山区低收入农户比重仍然很高,特色资源开发是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北京山区农民收入总体上有了大幅度提高,但山区中低收入农户比重仍然很高。2004年前三季,7个山区县人均纯收入低于2000元的户超过80%的村有136个,占总村数的6.1%,其中,密云56个,延庆43个,房山25个,怀柔8个,平谷2个,门头沟1个,昌平1个。密云县中人均纯收入2000元以下的户有52117户,在各山区县中比重最大。48个市定边远山区乡镇人均纯收入低于1000元的农户还有2.5万户,占边远山区乡镇户数的12.4%。   山区特色农业资源不同于一般产品,品种与品质方面有稀缺性特点,故价格较贵,市场看好,而且可有效带动加工、储藏、运输等相关产业发展,有利于在山区开辟、拓宽新的就业渠道,解决农民就业,增加山区农民收入。因此,挖掘、开发山区特色资源已成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二)特色农业资源的开发有利于进一步加强北京农业基础地位,统筹区域协调发展   2004年1-9月份中,山区农民家庭经营第一产业收入在山区农民现金收入中所占比重为18.7%,比平原高6.2个百分点,第一产业仍是山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也就是山区农民主要从事的还是第一产业。特色农业资源的开发首先是规模化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属于第一产业的范畴。投入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建设,有利于加强农村整体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生产能力,从而进一步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加快北京山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步伐,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区域协调、健康发展。   (三)北京山区特色农业资源的开发是适应新时期市场需求的必然选择   随着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农副产品供应短缺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追求优质、安全、多样农产品的多层次个性化需求已成为广大市民消费的新趋势。因此,充分利用北京山区传统品种资源和地域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打造唯一性的特色农产品,以满足优质化、多样化、个性化的市场需求。   另外,从国际市场而言,加入WTO后,农产品的出口面临着更为严格的产品选择,质量和技术壁垒“门槛”更高,卫生检疫、安全检测大大加强。对北京农业而言,前期化肥的使用量过多,生物制剂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在防治病害中的使用量极少,不能严格执行清洁、绿色安全生产的国际标准或国家标准,使得农产品中真正绿色、无公害产品的比例很低,在出口中受阻,影响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从国内市场来看,北京周边地区各省都把首都市场开发放在极其重要的地位,较大的规模化生产、低价的劳动力和相对较低的生产资料投入,皆使其形成价格低廉、独具其地区特色的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在市场上形成了优势的竞争力。这样,急需北京农业调整产品结构,形成产品品牌,生产高档、优质、无公害、特色产品,以适应国际、国内市场的变化,保持强有力竞争优势。   (四)北京山区特色农业资源的开发是保护山区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   特色农产品对于自然生态环境有着特殊的要求,特色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相互依赖、相互影响、互为因果。特色农业资源的开发势必要遵守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兼顾。因此,可以有效保护生态环境、维护首都的绿色生态屏障。另外,特色农产品中果品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到2002年,全市有林地面积82.9万hm2,林木覆盖率达到43.5%;其中成片果园17.3万hm2,占有林地面积的21%,可见,特色果树在全市生态建设中,具有较大的贡献。   (五)北京山区特色农业资源的开发是恢复“老北京”地方文化韵味的重要内容   “老北京”爱吃的玉皇李子、黄土坎鸭梨、苏子峪蜜枣……等特色品种一般都有几百年历史,曾是明、清时代的贡品,渊远流长,文化气息浓厚,开发、挖掘北京地方特色资源,可使这种“老北京”文化韵味永续繁衍。在即将到来的在北京举办的2008年奥运会,理念是“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特色农业资源的开发既是“绿色奥运”的组成部分,又是“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内涵,理应能够以其独具魅力的“老北京”文化韵味、丰富的色彩、较高的营养价值和食疗功效,为这次奥运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三、北京山区特色农业资源开发现状   (一)类型   北京山区特色农业资源大致分为3种类型:类型Ⅰ是老北京地方特产。有几百年的栽培、养殖历史,曾是明清时代的贡品,如燕山板栗、黄土坎鸭梨、石峨玉黄李子、珍珠泉蛋鸭、苏子峪蜜枣、张坊磨盘柿、妙峰山玫瑰花、军庄京白梨等。这些特产一般与当地的自然资源综合特性有密切关系,具有同类产品不可及的特性,同时也是“老北京”浓郁文化的一部分。   类型Ⅱ为不出名的地方特产。这种特产虽栽培历史悠久,品质优良,但一般不被外人所知,最为典型的是怀柔区怀柔镇西三村的大脆枣,因与红螺山毗邻,称红螺大脆枣,基本上是庭院种植。   类型Ⅲ为引进产品。一般近10-20年引进,目的是发展当地经济,促进农民致富。如延庆张山营前庙村葡萄、平谷熊儿寨核桃。前者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引进,后者从1997年在河滩中进行客土栽植。   (二)种类   根据调查,北京山区特色农业资源主要有果品类、养殖类、中药材、玫瑰花、香椿、花椒、蜂蜜等7类。其中果品类占到其中的80%以上,干果类包括板栗、核桃、仁用杏3种;鲜果类包括黄土坎鸭梨、大城子红肖梨、石峨玉皇李子、黄泉寺尜尜枣、西峰山小枣、张山营葡萄、红螺大脆枣、北寨红杏、苏子峪蜜枣、张坊磨盘柿、陇架庄盖柿、京白梨、妙峰山樱桃、富士苹果等14种;养殖类主要是柴鸡、蛋鸭、和冷水鱼,主要分布于怀柔、延庆、昌平等区县。中药材主要是怀柔西洋参和野生药材,分布于怀柔区汤河口和喇叭沟门乡;玫瑰花以门头沟妙峰山的玫瑰花最为出名;香椿主要有门头沟的雁翅田庄香椿;花椒以房山区佛子庄乡大红袍花椒最为典型,蜂蜜广泛分布于北京山区各边远乡镇。   (三)规模效益   1.种植类。根据调查数据,北京山区主要种植类特色农业资源现有面积达到6.4万hm2,总产量为8483.6万kg,总产值达到34289.5万元。   2.果品类。种植类特色农业资源中,果品类特色资源种植面积为6.19万hm2,占主要种植类特色农业资源面积的96.7%,其中干果类特色资源种植面积为5.19万hm2,是主要种植类特色农业资源面积的81%;鲜果类特色资源种植面积为0.99万hm2,占主要种植类特色农业资源面积的16%。   根据调查,果品类特色农业资源的产量8394.3万kg,占主要种植类特色农业资源产量的98%,其中鲜果类特色资源产量为6488万kg,干果类特色资源产量为1906.3万kg,分别是主要种植类特色资源产量的76%、22%。果品类特色农业资源的产值3.1亿元,占主要种植类特色农业资源产值的91%,其中干果类产值14225万元,鲜果类产值16975万元,分别是主要种植类特色产值的41%、50%。   3.养殖类。养殖类中比较有特色的主要是怀柔的柴鸡、蛋鸭和冷水鱼及延庆的珍珠泉蛋鸭,年产量为552万kg,年产值达到13420万元。   4.中药材。中药材主要是怀柔的西洋参和野生药材,年产值达到2315万元。   5.玫瑰花。门头沟妙峰山的玫瑰花,现有面积433hm2,年产量70万kg,年产值700万元。   6.香椿。门头沟的雁翅田庄香椿,现有面积200hm2,年产量5万kg,年产值达到70万元。   四、北京山区特色农业资源开发的优势   (一)自然资源和环境优势   北京山区从西南向东北绵亘近200km,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海拔高差变化大,垂直带谱明显,形成了多层次生物圈,动植物资源种类繁多,生物多样性丰富,据统计,其中野生维管植物约一千余种,经济植物达300余种。有开发利用价值的约有百余种。野生药用植物仅怀柔区就多达118种,储量约6万t。由于地形地貌复杂,水、土、光、温、湿等条件各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土特产品,从而为山区特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物质基础。   相对于平原区而言,山坡地的化肥、农药等化学要素投入较少;因风蚀、水蚀的存在,其土壤中有毒有害物质难以富集;山区气温相对较低,冬季寒冷,夏季作物生育期短,病虫害相对较少,农药污染较轻,因而农产品质量优于平原地区,为特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二)劳动力成本低廉和旅游优势   北京山区农业人口比重较大,农业产业开发层次相对较低且结构单一,农民收入水平较低,由此造成了较高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为发展劳动密集型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及其产后储运和深加工提供了有利保证。北京市的大部分旅游景区在山区县,北京市民最喜欢的20个景点中有17个在山区县,旅游资源和特色农业资源相互结合起来,可以发展为综合观光农业,将农业功能的内涵予以延伸,以增加农业的附加值。   (三)区位、科技、人文优势   北京山区距离大城市较近,接受大都市消费的拉动和辐射能力强,具有明显的市场、交通优势。中央在京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北京市科研机构、高等院校高度集中,为北京山区特色农业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提供了大量科技人才、技术和先进的科研成果优势。北京是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故都,文化气息浓郁,北京山区特色农业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是北京古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天独厚。

乡村振兴项目简介 | 本网概况 | 联系我们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