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市场网

您好 欢迎来到农资市场网!

农资市场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农药

北京五项措施盘活科技资源

时间:2009-11-06 来源:  作者:
科学网   北京地理位置特殊,有丰富的科技资源可利用。但多年来由于现实体制等方面尚不健全,导致首都对这些资源的利用率低下,资源优势未能完全转变成首都的创新优势。近日,北京市科委提出了科技平台服务首都建设的实施方案,针对目前存在的科技资源利用不足问题,提出了五项措施以盘活科技资源。   北京市科委的统计资料表明,目前北京地区拥有的科技装备资源约占全国科技资源总量的25%,50万元以上的大型仪器设备共计2360多台套;拥有各品种品系的实验动物生产总量约150万只,占全国实验动物年产总量的11.5%左右;另外,北京地区科技情报(信息)机构拥有的各种资料记录也占全国的一半以上。   在成果转化方面,北京地区共有国家重点实验室48个,占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总数的29.3%,覆盖了92个学科中的40多个学科;拥有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1个,占全国工程中心总数的33.3%左右;全国14家大型分析仪器测试中心中,有9家位于北京。此外,北京还建设了66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拥有全国最多的科技中介机构和科技人才资源。   然而,2005年北京市科委在进行北京市科技需求调研工作时发现,由于政策、体制和服务等方面的问题,北京对科技资源的利用率较低,科技资源优势转变为首都创新优势十分有限。   “由于针对科技经费形成的资源管理政策缺失,造成了只重视资产购置,而忽视了资产的购置评估、管理和利用局面。政府各有关部门间也缺乏联合协作。”北京市科委副主任郑吉春分析首都科技资源利用不足的原因时说。   科技条件资源所在单位缺乏有效的经营管理机制、市场意识、竞争机制和相应的激励机制,服务意识落后,也窒息了其对外开放共享的积极性。以需求为导向的服务市场尚未形成,机构之间缺乏合作和联合,同样也导致了首都的科技资源没能得到充分利用。   北京市科委高新处处长刘晖指出,社会(包括企业和科研机构)缺乏对科技条件的认知,对科技条件资源的潜在需求有待转化为现实需求;完善的科技条件服务支撑体系尚未建立;资源共享的文化氛围尚未形成,区域合作还未全面展开。这些因素都是科技资源实现共享的绊脚石。   “科技管理部门要把职能定位在对资源的集成利用上。”郑吉春说。据透露,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北京市科委在科技平台服务首都建设的实施方案中提出了五项措施,以求能充分利用首都的科技资源,让其转化为创新优势。   一是要加强政策研究制定,提高资源的开放共享水平,形成以共享为核心的制度框架。目前,北京市科委研究制定了《北京市关于促进科技条件共享的若干意见》、《大型仪器购置评估办法》、《大型仪器管理条例》等政策法规,都希望能够进一步促进科技条件资源开放共享,统筹管理与安排国有资产。   二是推动平台试点,促进机制创新。据介绍,北京市科委将继续支持已有的试点平台,并培育新的试点平台,积极支持和鼓励社会有关单位以多种方式参与首都科技条件平台的建设和运行。   三是完善科技条件资源共享服务体系。这些体系包括发挥北京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网的辐射作用;完善首都科技条件“过程服务网”,将服务方式的供给导向转变为需求导向;整合与发布信息成果;根据市场需求引进和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科技资源经营管理人才。   四是配合建设国家科技条件平台。北京市科委将大力支持相关单位参与国家科技条件平台建设,并通过联合共建、项目支持或资金配套等方式,吸引更多的国家科技平台落户北京。   五是将通过制定年度计划、落实组织保障、建立监督考核评价制度、设立专项资金等方式来保障这些措施的实施。

乡村振兴项目简介 | 本网概况 | 联系我们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