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自主研发瓜果蔬“克星”美商欲购其专利权
时间:2009-11-06 来源: 作者:
解放日报
近日,全球最大的生物农药开发和销售企业美国
VBC公司主动提出:资助上海交大自主研发的新型生物农药“申嗪霉素”申请国际专利,以优先获得在美国和国际市场的专利使用权。这在我国生物农药领域还是首次。
“申嗪霉素”是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课题、上海市科技兴农攻关项目的重大成果。它对于黄瓜和西瓜的枯萎病、甜瓜的蔓枯病、辣椒的根腐病等果蔬难以治愈的顽症,具有70%以上的防治效果。据课题组负责人许煜泉教授说,关键是他们发现了一株被命名为“假单胞菌株M18”的菌株,它能同时合成PCA和PLT两种抗真菌物质,这样的细菌菌株在世界上属首次发现。
据介绍,尽管美国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找到了分别产生PCA和PLT的菌株,此后英、法、日、加、澳等国也在该领域开展基础研究。但由于发酵水平不理想,至今仍没有在农药领域进行商业应用。而课题组却在这一重要发现的基础上,与国内生物农药企业开展产学研联盟,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了产业化生产。
据了解,我国每年发生瓜果蔬菜真菌性根腐和茎腐等病害的面积逾2500万亩次以上,经济损失达数十亿元。“申嗪霉素”能有效防治上述瓜果蔬菜病害,目前在上海、江苏、江西和湖南等地推广应用500万亩次以上,避免经济损失5亿元。
M18的发现及其生物合成机理的研究成果在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后,大洋彼岸的美国VBC公司闻声而来,希望课题组能提供样品供其在美国试验。3个月的试验后,美国VBC公司研发中心发现,“申嗪霉素”中有效成分的发酵水平是国际上已报道水平的3倍以上,于是明确表示要买下“申嗪霉素”在美国及国际市场的专利使用权,并于今明两年在美国、墨西哥及南美等地展开更广泛的田间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