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在大开发大发展中绽放
时间:2009-11-06 来源: 作者:
海峡网-厦门日报
以农民的名义 做农民的朋友 厦门日报新闻大篷车——党报记者驻村活动特别报道
——同安区莲花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纪事
题记:坐拥山林,祥云缭绕,莲花是块宝地。厦门新一轮跨越式发展焕发的巨大活力同样推动着他们。以创建“平安莲花”为切入点,莲花镇牵头组织毗邻的四个乡镇签订了“四方协议”,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他们在历史上第一次搞起了工业,种上了高优农业的“种子”,走上了生态农业和农产品精加工的道路,他们又积极利用厦门惟一一块“国家级森林公园”的牌子,大力开展旅游引资,期望着“莲花”早日绽放,建设成为繁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宽阔的马路、整齐的街道,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土地。
在镇会议室,指着莲花水库规划图,同安区莲花镇党委书记陈幼萍说,莲花水库如果作为厦门的第二水源建设启动的话,一些人工岛屿将会形成。在它的周围,就是层峦叠嶂的莲花国家级森林公园。
窗外,春光灿烂。镇长蔡良山、副镇长潘全胜热情地请我们往外看,一片平整过的土地上,一栋工业厂房已经建成封顶,还有几处正在开工建设。这就是莲花镇引以为豪的历史上第一个工业小区——莲花工业小区。
“莲花,正在开放。”陈幼萍的话,点出了这个地理位置非常特殊的小山镇,在厦门市新一轮跨越式发展中引发的变化。
招商引资 工业立镇
莲花镇虽说地处厦门,却一直是个偏远小镇,经济基础薄弱。
但是,厦门大开发、大发展的浪潮也让莲花镇的乡亲们坐不住了。2005年元月6日,莲花镇牵头组织毗邻四个乡镇签订了“四方协议”,召开定期联席会议,有问题早发现、早控制、早化解,成为全省地方协防的一个创举。去年,莲花镇没有发生一起村民群体纠纷事件;莲花工业小区、“村村通”等九大建设项目共完成征地2000多亩亦无一起上访事件。如今,莲花镇已经光荣地获得厦门“平安镇”称号,被称为“平安莲花”。
“今年,莲花镇工业小区就有税收了!”陈幼萍说,莲花工业小区规划1平方公里的土地,已经完成了一期500亩的开发建设,引进了11家企业,引进外资4680万美元,引进内资2亿元人民币。目前,区内已经有6家企业开工建设,今年它们将全部建成投产。
森林公园,旅游富镇
“蓄水完成后,山林溪流,碧水见底。我们的野山谷,完全可以与四川的九寨沟媲美!”为了能够拍摄到莲花森林公园的最美一面,副镇长潘全胜前后两次带我们上山。曲折的山路上,他如数家珍地说,这里将来要建一个四星级酒店,那儿要建50栋小别墅,最终要建设成一个生态旅游休闲度假胜地。
刚来莲花镇不久,陈幼萍就坚定地认为,从长远来看,必须保护好厦门的“绿肺”,“保护好莲花的山村特色,充分利用其自然资源,发展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等第三产业,才是莲花镇未来的希望所在。”为此,莲花镇一方面积极开展旅游招商,另一方面致力景区道路建设,如今莲花山旅游公路已经完成。
“野山谷,是莲花国家级森林公园第一个有望对外接待游客的景点。今年,文山景区也将正式对外营运,接待游客。我们还将争取莲花山、金光湖景区能够到资开发。以后,莲花公园的知名度一定会与日俱增。”陈幼萍说,一定要让森林公园形成规模效益。
生态高优,农业稳镇
尽管人们把它比喻为“厦门美丽的后花园”,但究其根本,莲花是个以农业为主的山区镇,农业经济依然举足轻重。
莲花镇拥有2万多亩的厦门惟一的茶叶种植基地,年产茶叶15000吨。去年,莲花镇的恒利茶叶种植基地成为全省第一个实行检验检疫登记备案的出口基地。现在,莲花的茶叶主要销往全国各地和日本、东南亚等地。更为可喜的是,已有几十户农民大胆下山,走到全国各地去开店经营莲花茶叶。
镇里还鼓励农民大力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去年,莲花镇就引进了2000株台湾香雪梨在四个村试种,村民们非常高兴。现在,莲花镇的订单农业达到1.5万亩,以蔬菜和花卉为主。
农民腰包鼓了,镇里的钱袋子就不会瘪,也就有实力改善村民的生活条件。去年,山上村西营片的四个村已经铺上了自来水管道;11个村庄之间建成了近60公里的水泥路。
“今年,我们还要完成莲花镇5平方公里的总规划,加快镇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完善镇区一条街,让莲花镇农民生活更为惬意,同时也提升了莲花作为特区后花园的品质。”陈幼萍满怀希望地说。
本报记者 张小燕(来源:厦门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