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南优质稻育种获惊人突破
时间:2009-11-06 来源: 作者:
“滇西南优质稻育种攻关课题”在“十五”期间取得了惊人的突破,不但单产连续四年创造了德宏州常规优质稻最高单产纪录,而且在丽江获得了938.3公斤的最高单产纪录。项目组选育的优质稻新品种在全国发明展览会上获得金奖,课题负责人董保柱研究员还被授予了“国务院特殊津贴”。
受云南省科技厅的委托,德宏州农科所水稻研究室承担了云南省“十五”科技攻关项目“优质稻米新品种选育及示范”课题的研究。项目组选育的8个优质稻新品种,2002―2005年在滇西南地区和缅甸,累计示范推广种植了44.45万亩,平均亩产达502.1公斤,比对种滇201每亩增产120.6公斤,增产31.61%,总产增加5359.26万公斤,产值增加8777.59万元。其中2005年在云南省滇西南地区和缅甸的示范推广面积达27.91万亩,增产优质稻2860.78万公斤,按优质稻每公斤1.6元计算,增加产值4577.25万元。
据了解,在新的五年攻关中,该项目可望选育出亩产1000-1500公斤的优质稻新品种,德优18号新品系有望成为云南省的骨干优质稻新品。该课题将选育出蛋白质含量达10-14%的优质稻新品种,可提高中国稻米食品的安全性,缩短中国水稻的育种周期,降低大面积发生病虫害的潜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