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市场网

您好 欢迎来到农资市场网!

农资市场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农药

孟州农村祠堂变课堂 农民远离赌台登舞台

时间:2009-11-06 来源:  作者:
来源:新华网河南频道 新华网河南频道2月12日电 (记者郭久辉)2月9日,在河南省孟州市缑村镇段东村一座蔬菜大棚里,来自山东的高级农艺师杜尚至正给20多位村民讲解反季节萝卜的下苗和移栽。村民张长水说“新年新过法,从正月初三起,村文化中心就开始讲课了。”记者在孟州农村看到,各个村庄的文化中心都热热闹闹,人们正忙着排练节目,准备正月十五串村汇演。 农村文化中心成为人气最旺的地方 解决温饱之后,农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多了。但是前些年,孟州农村赌博、红白事铺张浪费、封建迷信等不良现象呈上升苗头。2005年初,孟州市委、市政府大力开展“文化富农行动”,着力用先进文化引导群众建设新农村。 “群众对文化活动的迫切需求超出意料。” 孟州市委宣传部部长闫春喜介绍,赵和乡西赵和村集体经济薄弱,2005年春,村委会换届时,村民强烈要求建文化中心,通过一事一议,两天内群众就自愿集资200万元。 在政府的倡导下,目前,孟州273个村全部组建了文化中心,很多村都有村民自己的小剧团、秧歌队、盘鼓队等。化工镇横山村小剧团,“生、旦、净、末、丑”角色俱全,农闲时常到各村巡回演出。 孟州城郊徐庄村,有一个自发形成的文化夜市,每周都有两三场文化集会,各村文化中心争着到徐庄村的戏台上演出。每逢集日傍晚,徐庄街头两个大戏台下就聚集成百上千的群众,有不少群众开着拖拉机、骑着摩托车从一二十里外赶来。 科技知识助农村经济发展 “文化中心不仅唱歌跳舞,更是聚人心,传播科技知识的阵地。”缑村镇段东村支部书记王义亮深有体会地说。 有230多户人家的段东村十年前曾是出了名的落后村,群众致富无门,村里水、电、路都不通。王义亮当村党支部书记后,通过文化活动凝聚人心、树正气;请来养猪专家、种菜能手给群众传技术,带动群众致富;引导村里两家民营企业主动为村集体作贡献,打井、办电、修路。目前全村家家户户有特色种植、畜牧养殖项目,全村人均纯收入达4000多元。段东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孟州市农业局、畜牧局、卫生局等经常与各村文化中心结合,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下乡活动。并通过各村文化中心培养了上万名种植标兵、养殖能手、扶贫帮困带头人,及普法宣传员、健康知识宣传员等。 文化培育农村新民风 在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活动中,孟州农村民风民俗正悄悄发生着变化。 孟州很多村建了篮球场,安装了健身器。2005年以来,孟州市农村添置室外健身器1500多件(套)。在堤北头村,一位正在锻炼的妇女高兴地说:“‘要保健得锻炼,有了病去医院’,现在巫婆神汉没市场了,烧香磕头的少了。” 先进文化、科学知识正逐渐改变着农村群众的生活方式。 以家庭为单位的文体比赛,道德风尚评比也广泛受到孟州市农民群众欢迎。“好媳妇”、“五好家庭”、“十星级文明户”评选,都把爱国守法、诚信敬业、尊老爱幼、邻里和睦等作为基本条件。徐庄村干部徐顶柱说:“祠堂变课堂,离开赌台登舞台,现在村里赌博的少了,参加文体活动、钻研致富技术的多了,调解家庭、邻里纠纷的工作量也大大减少。” 据介绍,孟州市信访量也大幅度下降,2005年以来未发生一起赴市以上集体上访。孟州市委书记史全新说:“建设新农村,文化的作用无可比拟。” 为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孟州市设立了100个试点村,大力实施“猪-沼-果”、“鸡-沼-鱼”等生态模式,解决粪土乱堆、柴草乱垛、垃圾乱倒、禽畜乱跑、污水乱泼等问题。记者在谷旦镇长店村就看到,村里街道整洁,家家户户门口都放着一个装垃圾的筒或者筐,每天有专人值班收集垃圾。78岁的庞立书老汉高兴地说:“咱农村生活越来越好。”

乡村振兴项目简介 | 本网概况 | 联系我们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