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市场网

您好 欢迎来到农资市场网!

农资市场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农药

青岛趟出现代农业路

时间:2009-11-06 来源:  作者:
以现代农业、生态农业、品牌农业为大目标,全力增强科技、财力扶持力度 本报讯 近年来,青岛市在破解二元经济结构的过程中,提出了建设现代农业、生态农业、品牌农业的大目标,并全力增强科技、财力扶持力度,初步走出了一条经济高效、技术先进、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良好的现代农业新途径。其建设现代农业的经验得到了农业部的高度评价。 紧紧围绕引进、示范、推广三个环节,青岛市突出抓好四项工程,加快提高农业科技含量。一是良种工程。全市建设了农作物良种引育中心、高产奶牛胚胎移植基地等一批重点项目,建立起主要农作物评价示范推广体系,大大提高了良种引育和推广能力。二是科技联户工程。全市农委系统477名中级职称以上农技人员分别与520个大户、12处农业示范基地结成对子,及时解决农业生产难题,加快新技术、新品种推广步伐。三是农民培训工程。突出抓好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绿色证书、新型农民培养、农村实用人才、远程科技教育五大培训,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四是农技装备工程。去年以来,青岛市财政共落实农技购买补贴1500万元,大力引进、推广新技术、新机具,农机装备水平显著提高。 结构调整是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内容。青岛市立足资源和区位优势,按照“壮大优势农业、突出畜牧和水产业、推动观光农业”的发展思路,不断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推进农业产业优化升级。其中,壮大优势农业重点抓了“四百工程”,即建设100万亩高产优质高效粮食示范区、100万亩以设施蔬菜为主的现代农业示范区、100万亩优质出口花生基地和100万亩优质果茶花卉基地。 品牌化、国际化、标准化三大战略,是青岛市建设现代农业、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大举措。在推进品牌化战略上,青岛市紧紧围绕名特优农产品,以市场为导向,突出地方特色,以产业育品牌,以品牌拓市场,加快发展品牌农业,初步形成了农林牧渔多层次、多领域的农产品名牌集群。在推进国际化战略上,青岛市充分发挥青岛港作为全国重要农产品口岸的优势,积极实施市场和产品多元化战略,引导企业大力开拓日、韩、欧盟、美洲和俄罗斯等市场,有效化解出口风险。在推进标准化战略上,青岛市通过实施“无公害农产品行动计划”和“出口农产品绿卡行动计划”,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健全市、县、批发市场三级质量检测网络,推进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建设,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产业化是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借鉴工业理念和管理手段,青岛市通过扶持“龙头”大企业、建设大市场、培育大基地、促进大联合四个关键点,完善联结机制、拓展产业链条,形成了“公司+合作组织+农户”的产业化发展模式。 科学时报社 赵殿松

乡村振兴项目简介 | 本网概况 | 联系我们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