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村:“小喇叭”播出致富音
时间:2009-11-06 来源: 作者:
本报记者 张煜
“八年来,我们通过收听广播,不但从中学到了知识,还学会了不少种植和养殖技术,大家的生活都有了好转,昔日的茅草屋变成了大平房,而这一切,多亏有了村支书赵卫平。”六枝特区岩脚镇金星村村民付锡强说出了全村人的心里话。
1986年,从部队退伍的赵卫平靠做化肥生意成为当地有名的致富能手,赵卫平一直以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他为人踏实,办事认真,在村里享有很高威望,当年就被选为村支书。赵卫平感到自己肩上的担子不轻。思想观念、科技落后,信息不通、交通不便是制约全村经济发展的“病根”,如何根治这个“病根”呢?赵卫平决定从利用广播改变老百姓的观念入手。
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赵卫平除了充分利用广播向大家传播科学知识,还结合本村实际,引导村民如何改善本村基础设施、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利用科技发展种植和养殖业,发动全村党员对贫困户进行帮扶。金星村三组村民刘少熙原来一直种植玉米,收入少,粮食还不够吃,他通过收听广播了解到种植葡萄、雪梨等技术后,将土地全部种植了葡萄和雪梨,经济效益是种植玉米的三倍多,他感叹地告诉记者,是赵卫平的“小喇叭”将他带上了致富路。
当地老百姓通过掌握科技种植和党员的带动作用,主动调整产业结构,全村500多亩土地全部按照要求实行分带轮作,目前有200多户老百姓大量种植蔬菜,收入达到4000元以上的有73户,连片种植的200多亩蔬菜长势良好,存栏牛达到10头以上的就有13户,存栏猪达到40头以上的有30多户,全村人年均纯收入从1998年以前的300元上升到2005年的1680元,八年来,全村没有一人因为违法乱纪受到公安机关处理,没有发生一起上访事件。
“我这喇叭作用大得很,只要播音全村老百姓都可以听得到,不但播新闻,播各类致富信息、播种植养殖技术,还宣传计划生育政策、宣传各种法律法规、宣传各个时期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目前老百姓的思想观念变了,看到老百姓在生产和生活上发生的巨大变化,作为一名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我也算为老百姓办了一件实事。”赵卫平高兴地说。
六盘水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