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高新技术带动常规技术升级
时间:2009-11-06 来源: 作者:
中国证券报
世纪证券综合研究所秦雪青
《纲要》指出,到2020年要实现农业科技整体实力进入世界前列的目标,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有效保障国家食物安全。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自然资源的硬约束不断增强,粮食、棉花等主要农产品的需求呈刚性增长,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产品竞争力增强的压力将长期存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已经有了两次革命性变革,农业家庭承包制的建立和乡镇企业的广泛兴起在很大程度上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使我国农业出现阶段性的跃进。但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对农业发展的推动作用没有充分显现。目前,科技进步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仅为30%,农业科技转化率只有30%—40%,而发达国家一般为70%,有的高达80%,科技创新对农业的推动作用潜力巨大。
在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下,《纲要》首次提出了我国农业科技发展战略,战略指出:将以高新技术带动常规农业技术升级。加强农业技术集成和配套,突破主要农作物育种和高效生产、畜牧水产育种及健康养殖和疫病控制关键技术;发展农业产业化,重点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绿色供应链产业化关键技术,开发农产品加工先进技术装备及安全监测技术,发展以健康食品为主导的农产品加工业和现代流通业;重点开发环保型肥料、农药创制技术及精准作业技术装备;积极发展工厂化农业,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农林生物质综合开发利用;发展现代奶业繁育技术;开发现代多功能复式农业机械,加快农业信息技术集成应用。
整个《纲要》的最大亮点在于配备了具体的扶持政策和措施。在财税政策方面,将实施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财税政策;在增值税抵扣,所得税税前列支,加速折旧等方面,给予科技投入、科技成果转化以及设备更新等以最大的优惠措施。
此前,国家对农业在所得税、增值税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已经较多,虽然存在重视农业发展的大背景,但业内普遍认为,如果进一步的财税优惠政策难以有实质性的突破,扶持政策就很难落到实处。此次《纲要》的推出,为进一步落实各项农业优惠政策提供了空间。由于技术创新能力主要集中于行业内的优势企业,因此这些优惠政策还同时起到扶优扶强的正面作用,对行业内的优势企业尤为有利。
当前农业及农业相关行业中,种业企业、涉及畜牧水产育种以及化肥、农资等子行业中研发能力较强的企业将首先获益。像隆平高科(000998)、登海种业(002041)具有较强研发能力,通威股份(600438)、三元股份(其集团公司)等具有较强畜牧水产育种能力。这些企业应该能从具体的扶持政策中受益,而科技发展的强大带动作用,无疑将提升整个农业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