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市场网

您好 欢迎来到农资市场网!

农资市场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农药

金坛:农民弃陋习巧花过年钱 不送烟酒送科技

时间:2009-11-06 来源:  作者:
王木根 陈欢     讲文明、倡节俭、弃陋习、巧消费。新春将临,金坛市农民的消费观念悄然转变,健康文明的现代生活方式成为农民的自觉追求。   不敬香火重科技   以往每到年关,农民忙的第一件事就是买冥钱和祭祀用品,用于初一、十五敬神,家家户户要花一大笔钱。如今大家明白了,迷信鬼神难致富,相 信科学是正路。   50多岁的薛埠镇农民刘玉富,几年前靠搞苗圃挣了几十万。他一直认为人发财靠命,命好坏靠神仙和祖宗保佑,因而每到过年,他都要花上数百元摆起香案祭祖敬天。这两年乡亲们纷纷引进优良花卉、苗木新品种建成苗圃。随着竞争的加剧,刘家的苗圃因品种单一、老化,信息不灵销路不畅。严酷的现实使老刘认识到,注重科技和信息才是致富的正路。从去年开始,老刘再也没花一分钱去“敬神”,而是用这些钱订阅了多种专业科技和市场信息报刊,并高薪聘请市农林部门专家当顾问,引进了20多个国内外最新花木品种,使苗圃又红火起来。   时下的金坛市农村,像刘玉富这样把年节迷信消费变成科技投入的农民比比皆是。许多农民买回了电脑、DVD,家家都有了科技明白人。全市各镇村都建立了反对迷信组织和农民科技协会。   不送烟酒送科技   农村中的年节礼,花钱最多的是未婚小伙给岳父母拜年,名酒名烟、大鱼大肉,少的花上数百元,多的几千元。如今在金坛,这种铺张世俗的年礼正被文明节俭的风尚所代替。未婚小伙年节给岳父母送去一份科技报纸,一套科技丛书或影碟,再在电视台为老人点上一曲祝福新年的歌曲,那是最受老人青睐的。   今年,洮西镇湖溪村的王小狗送年礼仅花了396元,送给老岳父《农村大众》一份,贺岳母60大寿请电影一场。原来,自去年未婚妻与村里众姐妹向全镇姑娘发出不收年节礼、省下钱来投入科技的倡议后,便捎话来不让小王送年礼。腊月二十,小王带着一张《农村大众》订阅单作为年礼送到对象家,乐得未来的岳父母直夸女婿文明又孝顺。乡亲们都说,这样的年礼节俭又丰厚,给农村青年做了个好榜样,值得大家学习。   节俭过年省学费   一到腊月,金城镇上庄村的李玉平大爷就对全家发了话,今年的年货一律从简,省下钱来做“盘缠”,到外头学习种植无公害大棚菜技术,儿子、媳妇们都同意。于是,简简单单备了点烟酒糖茶和鱼肉,一算账比往年省下了2500多元。腊月十八,李老汉揣上这些钱,带着两个儿子直奔山东寿光菜乡拜师去了。   近年来,金坛市观光农业发展迅速,大棚菜、蘑菇,观光塘藕、名优花卉苗木、蟹虾鱼和牛蛙等特色产业调活了农业产业结构,基本上实现了户户有项目,村村有重点,镇镇有龙头。为确保生产能够瞄准市场,各镇村在加大科技引进和推广力度的同时,经常组织群众外出取经。有的还自掏腰包外出观光考察,到了年前年后休闲时节,更是乡亲们外出考察学习的高峰期。像李老汉这样节俭过大年,省钱去学技术的人,在金坛市各镇都能找出十个八个。   

乡村振兴项目简介 | 本网概况 | 联系我们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