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市场网

您好 欢迎来到农资市场网!

农资市场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农药

我国超级杂交水稻目标锁定每公顷13.5吨

时间:2009-11-06 来源:  作者:
北京农业信息网   日前在江西南昌召开的杂交水稻产业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国家杂交水稻工程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称,根据目前的技术发展进度,由他主持的我国超级杂交水稻培育计划已提出了第三阶段的超级杂交水稻计划目标,将在2010年之前实现每公顷13.5吨的产量目标。   为了满足21世纪所有中国人的粮食需求,农业部于1996年提出超级杂交水稻培育计划。我国培育的超级杂交水稻品种在2000年达到了第一阶段单次水稻产量标准,即每公顷产量超过了10.5吨,一些品种已用于商业生产。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介绍,目前他和同事们的努力集中在培育第二阶段的超级杂交水稻,并取得了良好的进展,其中最近开发出来的一些杂交水稻品种有每公顷13吨的潜力,最好的一个杂交水稻品种已连续两年都达到了每公顷12吨的水平。   袁隆平介绍,农作物改进的实践表明,到目前为止,只有改进地貌和应用杂交两种有效方式可以通过育种增加作物的产量潜力。但是,通过单独改进地貌提高产量的潜力非常有限,杂交育种如果不与改进地貌相结合也会出现不理想的结果。因此任何育种方法和方式,包括基因工程在内的高科技,都必须与良好的地貌特征和杂交优势相结合,否则不会产生能提高产量的杂交品种。科研人员通过一些高产杂交水稻品种的启发,发现高树阴的作物模式可以兼备较高的生物数量、较高的收获指数和较强的抗压性三者的优势。   另外,在克服研究超级杂交水稻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尤其是非常低的产籽率上,科研人员已经提高杂交水平,成功地研发出一些具有较强的杂交和正常的产籽率的交互亚种杂交品种。同时,实现超级产量目标必须依赖于生物技术的进步。到目前为止,科研人员已经取得了三个鼓舞人心的结果,即使用野生水稻中的优良基因、利用谷仓草中的DNA创造一个新的水稻来源、克隆玉米里相关基因并成功置入水稻里。正是基于这些技术进展,袁隆平等专家提出了第三阶段的超级杂交水稻计划的产量目标。

乡村振兴项目简介 | 本网概况 | 联系我们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