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市场网

您好 欢迎来到农资市场网!

农资市场网

您的位置: 首页 > 农药

期货信息促农民增收 大商所探索粮食流通新模式

时间:2009-11-06 来源:  作者:
中国食品产业网 大连商品交易所日前在京举办了“千村万户市场服务工程汇报会”。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正华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来自中财办、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农业部,以及中央、国务院研究机构的有关领导和负责同志听取了汇报。蒋正华副委员长指出,这个工程的意义在于破解了两个重要课题,一是农民怎样适应市场,二是机构如何服务“三农”。   今年初,大商所在总结期货市场服务农民增收和农业产业发展经验基础上,推出了“千村万户市场服务工程”。内容有三,一是免费培训种粮大户、基层干部、农村经纪人,普及期货知识;二是免费送信息下乡,通过网络、电视、短信等手段,为产区农民和基层政府提供信息服务;三是开展“公司+农户、期货+订单”试点,探索市场化粮食流通新模式。   黑龙江省望奎县委副书记顾百文介绍了他们利用期货信息的过程。他说,在我们不知道如何走出既要种好粮又要卖好粮的彷徨局面的时候,有两件事启发了我们,一是今年初有媒体报道了我省垦区利用期货套期保值规避市场风险的成功做法,二是年初大豆现货价格偏低,省电视台发布了大豆期货价格信息,二三月份价格回升,农民每斤多卖了2毛钱,全县农民增收1000多万元。这两件事使我们县委县政府豁然开朗,立即决定在全县做期货工作:一是在大商所的支持下,到大连进行骨干培训;二是在全县利用各种形式全面宣传期货知识;三是在莲花镇宽五东村和另一个乡抓了两个“期货 农户”试点。目前,“先卖后种”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顾百文说,大商所办了本应政府办的事情,是对社会最好的回报,是民心工程,光彩事业。工程为让农民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市场主体送来金钥匙,意义深远。   对于大商所的“千村万户信息服务工程”,与会者给予高度评价。中国粮食学会会长白美清说,大商所把期货引到农村,这个创举难能可贵。期货交易为生产服务,为农民服务,大商所创造的“公司+农户、期货+订单”的模式是可行的,下一步要在运作过程中不断完善,一是公司的内涵要充实,二是风险基金要建立,三是中介组织要发展。国务院研究室农村司副司长李希荣说,对农民进行期货知识培训,带动起来的是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激发的是农民规模经营的积极性,推动的是农村新型合作组织发展的积极性。国家发改委产业政策研究所所长马晓河说,农民目前最需要的培训是生产技术和市场交易两个方面。要解决我国粮食市场放开后交易不充分的问题,必须培训交易主体,让民间交易主体进入市场。中国期货协会会长田源认为,让农民走近期货,带来的将是农民的组织化、合同化、信息化、企业化程度普遍提高。   据了解,“千村万户市场服务工程”共举办各类培训班近百期,培训农民过万人,免费发放《信息周报》16期,3万份,涵盖了东北粮食主产区的主要乡村、农业部门和种粮大户。期货订单试点工作进展顺利,目前已有10余家单位与大商所签订了试点协议。 文章编辑:humiao

乡村振兴项目简介 | 本网概况 | 联系我们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