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购买种子应注意六个方面
农业增产,农民增收,首先取决于能够购买到优良纯正的种子。如何识假辨假,避免上当受骗,农民兄弟在购种时要注意六个方面。
第一,选择合法种子经营者。要到有种子经营许可证,有经营种子营业执照,正规、可靠、信誉好,有经济实力的种子经营单位购种,千万不可贪便宜而到无证、无照的非法种子摊位购买种子。否则,一旦所购种子有问题,也得不到有效赔偿。
第二,购买包装种子。《种子法》规定,销售的种子必须加工、分级、包装(不能包装的如马铃薯种、柑桔苗、甘蔗苗等除外)。因此,要购买有包装的种子。没有包装的散装种子容易被不良商贩掺杂使假,且事后追偿也困难,切勿图方便而吃大亏。
第三,学会看标签。种子标签必须要标注作物种类、种子类别、品种名称、产地、种子经营许可证编号、质量指标(纯度、净度、发芽率、水分)、检疫证明编号、净含量、生产日期、生产商名称、生产商地址以及联系方式等,如果标签内容不全,质量难保证。主要农作物如水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辣椒、西瓜等种子标签还要加注种子生产许可证编号和品种审定编号。《种子法》规定,主要农作物品种必须经审定通过,才能经营、推广。盲目种植没有通过审定品种的种子,由于种性和抗性没有经过权威部门鉴定,容易招致减产失收。
第四,利用自己的权利。农民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购买种子,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对不切实际、夸大其词的种子广告和传言不要轻易相信。想种植某个品种时,先向当地农技推广部门咨询,了解清楚后才购买。购买种子时要向经营者索要种子的简要性状、主要栽培措施、使用条件的说明,这些内容宜在标签上标注。付钱的同时一定别忘了索取购种发票,要清楚写明所购种子的品种名称、数量、价格。
第五,妥善保管相关物品。种子使用后要保管好包装袋、标签、品种说明书和发票,并留下少量种子(至少1小包没打开过的)保存,直至收获后,以备出问题时用于检验和鉴定。
第六,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种子种植以后出现质量问题,应做好记录,保护现场和证据,及时与经营者联系或向当地种子管理机构投诉,待做出鉴定证明后,再按《种子法》的规定解决纠纷。(雁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