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欢迎来到!

您的位置: 首页 > 农药

施了除草剂勿忘搞中耕

时间:2009-11-04 来源:  作者:
    我国农田杂草有250多种,传统农业生产是利用栽培管理措施如翻耕、中耕、手拔等方法来防除农田杂草,这些方法花工多,劳动强度大。现在,化学除草剂广泛应用于农作物灭草,既省工又节本、对农业丰收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有些农户在施用除草剂后,以为草已除掉,就不要中耕了。其实,除草剂只能除草,代替不了中耕,中耕除了能除草外,还有其它多种作用。

  增加土壤通气性。小麦、油菜、棉花等旱作物中耕,可增加土壤的通气性,增加土壤中氧气含量,增强农作物的呼吸作用。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不断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使土壤含氧量不断减少。中耕松土后,大气中的氧不断进入土层,二氧化碳不断从土层中排出,因而农作物的呼吸作用旺盛,吸收能力加强,从而生长繁茂。

  增加土壤有效养分含量。土壤中的有机质和矿物质养分,都必须经过土壤微生物的分解后,才能被农作物吸收利用。因旱土中绝大多数微生物都是好气性的,当土壤板结不通气,土壤中氧气不足时,微生物活动弱,土壤养分不能充分分解和释放。中耕松土后,土壤微生物因氧气充足而活动旺盛,大量分解和释放土壤潜在养分,提高土壤养分的利用率。

  调节土壤水分含量。干旱时中耕,能切断土壤表层的毛细管,减少土壤水分向土表运送而蒸发散失,提高土壤的抗旱能力。

  提高土壤温度。中耕松土,能使土壤疏松,受光面积增大,吸收太阳辐射能增强,散热能力减弱,并能使热量很快向土壤深层传导,提高土壤温度。尤其是早春对黏重紧实的土壤进行中耕,效果更为明显,可使种子发芽,幼苗快长。

  抑制徒长。农作物营养生长过旺时,深中耕,可切断部分根系,控制吸收养分,抑制徒长。

  土肥相融。稻田中耕,可将追施在表层的肥料,搅拌到底层,达到土肥相融、泥活通气目的。还可排除土壤中有害物质和防止脱氮现象,促进新根大量发生,提高吸收能力,增加分蘖。

  施用化学除草剂后,不同的作物中耕时间不同。油菜、小麦、棉花、大豆等旱土作物,应在喷药后20~25天进行,水稻田应在施药后12天进行,否则会影响化学除草效果。
  • 关键词搜索: 除草剂
乡村振兴项目简介 | 本网概况 | 联系我们 | 会员服务 | 网站地图 | 免责声明 | 投稿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