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年中国生物肥料市场研究及发展预测-生物肥料
【报告名称】 2009-2010年中国生物肥料市场研究及发展预测
【释放日期】 2009年2月
【交付方式】 特快专递/E-MAIL
【报告价格】 印刷版:7600元 电子版:7800元 印刷版 电子版:8200元
简 介
我国现有耕地约1.2 亿hm2, 年需化肥1.5 亿t, 是世界上最大的化肥进口国、氮肥生产国和肥料使用国。长期大量施用单质化肥, 对环境的污染越来越严重。为了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目的, 世界各国都在利用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来改善作物根际微生态区系, 将土壤中含量丰富的难溶性磷、钾及微量元素释放出来, 或将农作物难以利用的物质转化为可被利用的有效营养物质, 缓解肥料供需矛盾, 消除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因此,生物肥料的开发和应用, 在资源利用、节本增效、保护环境等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生物肥料的应用前景广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适用品种多,市场需量大。适宜施用微生物肥料的作物种类繁多,各种豆科作物、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瓜果等都可以应用微生物肥料提高产量、改善品质。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微生物肥料年产量在10 万吨到40 万吨,与同期化肥(约120000万吨)相比,微不足道,微生物肥料市场容量是相当大的。
(2)生产成本低, 应用效果好。在意大利召开的“生物固氮、全球挑战和未来需求”会议指出,生物固氮比工业氮肥更能满足植物对氮肥的需要。因为生物固氮可以持续不断供应氮素营养,并且能够减少环境污染和温室效应,投资少,成本低。化肥生产成本的提高,价格上涨幅度过快,已令广大农民难以接受。
(3)生产无公害绿色食品, 减少环境污染的需要。随着生态农业的发展,生产安全、无公害的绿色食品已成为一个发展趋势;并且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土壤物理性质恶化,土壤质量下降,地下水污染等问题日益突出;消纳城市、农村废弃物的压力愈来愈大,因此,无污染的生物肥料的综合利用和开发显示出它的应用优势和良好发展前景。
(4)生物肥料本身的发展为其扩大应用奠定了基础。通过筛选优良菌种、改进生产工艺和生产设备,为生产优质的微生物肥料创造了条件,而且基因工程新菌株的出现使微生物肥料的广泛应用成为可能。近年来兴起的植物根际促生细菌(PGPR)的研究和开发,更为微生物肥料的应用开辟了广阔前景。
进入2008年9月以来,美国金融市场风云再起,雷曼兄弟控股公司破产、美洲银行收购美林集团、AIG集团陷入危机,强烈震撼了美国金融市场,并在国际金融市场掀起滔天巨浪,旷日持久的美国次贷危机转化为严峻的世纪性金融危机。由于这场金融危机仍处于持续发展中,金融市场瞬息万变,危机将走向何方并止于何处?巨大的不确定性笼罩全球。同样,这场危机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仍是未解之谜。目前,金融危机已对全球实体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冲击,2008年世界经济已明显放缓,下行风险逐步加大,前景更加不确定。预测2009年全球经济增长率为2.2%,发达经济体经济2009年将下降0.3%,其中,美国经济将负增长0.7%,欧元区两个主要经济体德国和法国将分别负增长0.8%和 0.5%。
从宏观环境来看,目前正值中国生物肥料行业大变革、大发展的时代,在当前金融危机的局势下认识局势掌控方向,对生物肥料行业所受到的影响和未来的发展态势予以翔实的剖析,无论是对于中国生物肥料行业的长远发展,还是对生物肥料行业在具体工作中的突破都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那么,在当前金融危机爆发形势下,我国生物肥料行业会受到怎样的影响?而我国生物肥料企业又该如何分析当前发展形势、制定应对策略呢?最重要的,又如何在危机中寻找机遇,获得更大的发展呢?
本报告立足于我国生物肥料行业市场的整体运行态势,对我国生物肥料行业的市场运行情况、生物肥料行业细分市场以及行业竞争形势进行了详细分析,重点介绍了行业市场运行情况及重点区域和重点企业的运行情况,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生物肥料行业市场运行趋势作出了判断,最后在前面大量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行业投资建议以及企业经营对策。是生物肥料企业及金融投资集团等了解目前行业发展动向,把握行业发展定位不可或缺的重要决策依据。
目录
第一部分 中国生物肥料行业综述
第一章 生物肥料行业概要
第一节 生物肥料行业定义产品种类
第二节 生物肥料行业产品特性分析
第三节 生物肥料行业发展历程
第四节 发展生物肥料的重要意义
第二章 生物肥料行业外部发展环境分析
第一节 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一、2008年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二、2009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展望
第二节 生物肥料行业相关政策及影响分析
一、行业相关标准
二、行业最新相关政策分析
第三节 2008年生物肥料行业国外市场动态
第二部分 生物肥料行业市场运行状况
第三章 中国生物肥料行业经济运行情况
第一节 2008年中国生物肥料行业发展基本情况
一、 中国生物肥料行业市场产品概况
二、 中国生物肥料行业发展策略分析
三、 中国生物肥料行业产业化发展状况
第二节 中国生物肥料行业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
二、对策分析
第三节 2005年—2008年生物肥料行业企业数量分析
一、生物肥料行业企业数量分析
二、 不同规模企业数量分析
三、 不同所有制企业数量分析
第四节 2005年—2008年生物肥料行业从业人数分析
一、生物肥料行业从业人数分析
二、 不同规模企业从业人员分析
三、 不同所有制企业从业人员分析
第五节 生物肥料行业出口交货值
第四章 中国生物肥料行业市场生产状况分析
第一节 2005年—2008年生物肥料行业工业总产值分析
一、生物肥料行业工业总产值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工业总产值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工业总产值比较
四、2008年生物肥料行业工业总产值地区分布
第二节 2005年—2008年生物肥料行业产成品分析
一、行业产成品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产成品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产成品比较
四、2008年行业产成品地区分布
第三节 2005—2008年主要产品产量统计
第四节 2009—2010年生物肥料行业工业总产值预测
第五章 中国生物肥料行业市场销售状况分析
第一节 2005年—2008年生物肥料行业销售收入分析
一、 行业总销售规模分析
二、 不同规模企业总销售收入分析
三、 不同所有制企业总销售收入比较
第二节 2005年—2008年生物肥料行业销售税金分析
一、 行业销售税金分析
二、 不同规模企业销售税金分析
三、 不同所有制企业销售税金比较
第三节 2005-2008年生物肥料行业利润总额分析
一、行业利润总额分析
二、不同规模企业利润总额分析
三、不同所有制企业利润总额分析
第四节 2009年—2010年生物肥料行业销售收入预测
第六章 2008年生物肥料行业进出口状况分析
第一节 主要产品进出口总量分析
第二节 主要产品分地区别进出口量值
第三节 2008年主要产品分省份进出口量值
第四节 2009年肥料类进出口状况分析预测
第七章 生物肥料行业细分市场研究
第一节 复合微生物肥料
一、复合微生物肥料的概念与特点
二、复合微生物肥料的市场使用情况
三、关于复合微生物肥的几个技术问题
五、复合微生物肥的发展前景
第二节 生物有机肥料
一、生物有机肥的由来
二、生物有机肥的市场应用现状
三、生物有机肥的作用效果和机理
四、生物有机肥发展趋势及展望
第三节 菌根生物肥料
一、菌根生物肥料的功能与作用机制
二、菌根生物肥料的生产和应用现状
三、菌根生物肥料前景展望
第四节 海藻肥
一、海藻肥的作用机理
二、海藻肥市场状况
三、海藻肥企业发展状况
四、海藻肥的使用及前景
第三部分 生物肥料行业市场产品及企业分析
第八章 我国生物肥料行业存在的问题及误区分析
第一节 市场问题分析
一、研究格局与投资失重制约市场发展
二、产品质量问题突出
三、未经登记的国外产品大量进入市场
四、市场伪劣产品存在
五、行业市场管理需规范
第二节 市场误区分析
一、正确认识和评价生物肥料的作用
二、正确认识固氮生物肥料与固氮酶活性
三、其它认识上的误区
第三节 新型缓控释肥和生物肥料研发技术体系的建立
第九章 重点产品分析-阿姆斯微生物肥料
第一节 基本原理与特征
一、基本原理
二、阿姆斯菌剂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阿姆斯肥产品效果
一、增产增收
二、调节作物生长发育、提高农产品品质
三、增强植物杭逆、杭病性能
四、调节土壤理化性状、减少环境污染性能
第三节 从阿姆斯肥看生物肥料行业发展趋势
第十章 中国生物肥料行业企业SWOT分析
第一节 企业优势
一、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
二、具有创新能力
第二节 企业劣势
一、缺乏优秀的专业研发人才
二、新产品研发资金严重匮乏
三、企业规模小,创新产品不多
四、企业之间恶性价格竞争
第三节 企业机会
一、拉力
二、推力
三、催化剂
四、助燃剂
第四节 企业威胁
一、新产品仿制受到限制
二、新产品开发受到冲击
三、从进口关税的角度看
四、从对人才的争夺来看
第五节 我国农资经销商现状分析
一、农资经销商现状
二、原因与对策分析
第四部分 生物肥料行业市场发展展望及投资建议
第十一章 我国生物肥料标准研究进展及建议
第一节 我国生物肥料行业的规范性
第二节 我国生物肥料标准研究工作的主要进展
一、标准的制订工作超额完成项目的规定
二、制订的生物肥料标准使用覆盖面超过70% , 其体系逐步与国际接轨
三、生物肥料标准升级跨上新的台阶
第三节 设想和建议
一、本领域的设想和建议
二、改进意见和建议
第十二章 2009—2010年中国生物肥料行业市场发展预测
第一节 生物产业发展“十一五”规划解析
第二节 生物肥料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一、开发绿色食品产业迫切需要生物肥料
二、生物肥料市场潜力巨大
第三节 肥料行业未来技术发展方向分析
一、生物肥料技术发展分析
二、有机肥料研究技术分析
第十三章 中国生物肥料行业投资分析及建议对策
第一节 我国生物肥料行业投资分风险分析
第二节 2009年复合肥企业的机遇与挑战
一、价格仍将高位运行 成本压力向下游转移
二、农民承受能力有限 复合肥销售面临困境
三、企业面临转型机遇 复合肥回归服务本质
第三节 生物肥料行业企业经营发展分析及对策建议
一、 企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二、 应对策略分析
附 表
表2.1 2008年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幅度
表2.2 2008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表2.3 2008年分行业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
表2.4 2008年分行业外商直接投资及其增长速度
表2.5 缓控释肥料的要求
表2.6 部分缓控释肥料的要求
表3.1 2005-2008年我国生物肥料不同规模企业数量
表3.2 2005-2008年我国生物肥料不同所有制企业数量
表3.3 2005-2008我国生物肥料不同规模生产企业从业人数
表3.4 2005-2008年我国生物肥料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从业人数
表3.5 2005-2008年11月份我国生物肥料行业出口交货值
表3.6 2008年1-11月份我国生物肥料行业区域出口交货值
表4.1 2005-2008年11月份我国生物肥料行业工业总产值
表4.2 2005-2008年我国生物肥料行业不同规模企业工业总产值
表4.3 2005-2008年11月份我国生物肥料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工业总产值
表4.4 2008年我国生物肥料行业工业总产值地区分布
表4.5 2005-2008年11月份我国生物肥料行业不同规模企业产成品
表4.6 2005-2008年11月份我国生物肥料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产成品
表4.7 2008年我国生物肥料行业产成品地区分布
表4.8 2005-2008年我国肥料主要产品产量
表5.1 2005-2008.11我国生物肥料行业不同规模企业总销售收入
表5.2 2005-2008.11我国生物肥料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总销售收入
表5.3 2005-2008.11我国生物肥料行业不同规模企业销售税金及其附加
表5.4 2005-2008.11我国生物肥料行业不同规模企业销售税金及其附加
表5.6 2005-2008.11我国生物肥料行业不同规模企业利润总额
表5.7 2005-2008.11我国生物肥料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利润总额
表6.1 2005-2008年我国动物或植物肥料及其经混合或化学处理的肥料进出口数量
表6.2 2005-2008年我国动物或植物肥料及其经混合或化学处理的肥料进出口金额
表6.3 2008年我国动物或植物肥料及其经混合或化学处理的肥料分地区进出口数量
表6.4 2008年我国动物或植物肥料及其经混合或化学处理的肥料分地区进出口金额
表6.5 2008年我国动物或植物肥料及其经混合或化学处理的肥料分省份进出口状况
表7.1 不同肥料在甘蔗上的应用效果
表7.2 不同施肥处理经济效益分析
表11.1 微生物肥料标准制订一览表
附 图
图2.1 2003-2008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图2.2 2003-2008年居民消费价格涨跌幅度
图2.3 2003-2008年国家外汇储备
图2.4 2003-2008年税收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图2.5 2003-2008年粮食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图2.6 2003-2008年工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
图2.7 2003-2008年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长速度
图2.8 2003-2008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图2.9 2003-2008年货物进出口总额及其增长速度
图2.10 1991-2008年中国GDP增长情况
图2.11 2000-2008年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图2.12 2000-2008年中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
图3.1 2005-2008年我国生物肥料生产企业数量
图3.2 2008年我国生物肥料行业不同所有制生产企业数量分布
图3.2 2005-2008年我国生物肥料行业从业人数增长情况
图3.3 2008年我国生物肥料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从业人数分布
图4.1 2008年我国生物肥料行业不同所有制企业工业总产值分布
图4.2 2005-2008年11月份我国生物肥料行业产成品走势
图4.3 2005-2010年我国生物肥料行业总产值预测走势
图5.1 2005-2008年11月我国生物肥料行业销售收入
图5.2 2005-2008.11我国生物肥料行业销售税金及其附加收入
图5.3 2005-2008.11我国生物肥料行业利润总额变化
图6.1 2005-2008年我国动物或植物肥料及其经混合或化学处理的肥料进出口总体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