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我省小麦纹枯病发生趋势预报
预计小麦纹枯病全省主产麦区大部将中等偏重(4级)发生,其中淮北中部及沿淮地区的局部麦区将大发生(5级),其他麦区将中等发生。
二、主要依据
1、当前病害发生较普遍,部份地区病情程度重于常年,但病情程度全省差异大,且部份地区病情扩展速度快。据近期调查,小麦纹枯病在各地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其中淮北麦区普遍率高。萧县、砀山、泗县病田率均在80%以上,利辛县和埇桥区为100%。但当前各地病情发生程度全省差异较大,淮北中部及沿淮地区的部份麦区病情重于其他地区。田间发病株率,利辛、阜阳市、颍东、宿州市埇桥区、涡阳县(区)等地为55.8%-30.8%,为药剂防治指标的2.79-1.54倍;其中埇桥区病株率为39.2%,是去年同期的6.1倍;沿淮麦区的凤台、怀远、颍上县以及萧县等地为10%-24.1%,其中萧县田间病株率为24.1%,居近10年同期之首;江淮之间的金安区、肥东、肥西和庐江县尚未见病。由于近期气温回升较快,纹枯病当前病情扩展迅速,田间病株率颍上县元月9日为15.2%,2月19日上升为23%;阜阳市站2月16日调查田间病株率为37.5%,2月20日上升为48.3%。
2、主栽小麦品种不抗病。小麦主产区种植的当家小麦品种如皖麦系列、矮早系列均为感病品种,有利于小麦纹枯病病菌侵染扩展为害。
3、气候条件有利病害进一步发展。近期间隙性降雨,田间湿度增大,且气温回升较快,有利于纹枯病扩展。据气象部门预报,2月29日前后全省将有一次较明显的降水过程,亦将有利该病发生。
4、目前全省小麦苗情总体好于常年,对抵抗纹枯病菌扩展有一定抑制作用。
三、防治意见
1、防治适期:近期至3月15日前后。
2、防治指标:田间病株率达20%以上的田块。
3、防治技术:(1)农业措施。结合春季田间管理清沟理墒,防止渍害;及时防除田间杂草,降低田间湿度,改善麦田通风条件。(2)药剂防治。病害发生量达标的田块要尽早施用药剂防治。药剂品种推荐使用井冈霉素或纹霉净,防治时要加大用水量对准麦基部喷淋。